自从知道了vlog之后,我在羡慕vlogger们能将平常的生活拍得如此生动有趣的同时,自己不禁也产生了想要一试的念头。渐渐地,我发现只靠手机还是太过有限,如果想要玩出花来,还得需要一些更为高阶的设备,比如一台能够胜任剪辑等后期处理工作的笔记本。
或者有人觉得,相比于相机的挑选,电脑这事并不值得操心,但事实并非这样。首先,我很喜欢拍摄完之后尽快地开始剪辑,即便是出外旅行也是如此,因此一台轻薄便携的笔记本电脑更适合我。其次,这台电脑还要有足够好的屏幕,因为我不想我的vlog在手机上看会出现色彩不对的问题。当然,这台电脑还必须拥有足够强劲的性能。而在综合以上所有条件的情况下,我发现留给我的选择却是少之又少。不过还好,我还是遇到了心仪的电脑,它就是LG gram 17Z990。
之所以能够吸引住我的目光,其中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它的尺寸。正常来说,轻薄本不外乎都是标准的13英寸,若是15英寸的轻薄本,那就得说是Pro了。但LG gram全然不同,17英寸的它摆在轻薄本之中,一时间还难以为它的巨大寻找一个形容词。而这种大尺寸,给我带来的体验是十分神奇的。
首先,屏幕是件不得不说的事情。在剪辑的过程中,我难免要同时监视好几个窗口,并且在各个窗口上进行暂停、快进和拖动等各种各样的操作。LG gram的17英寸大屏幕,能够让我一口气地在屏幕上并排显示好几个窗口,而不需要使用鼠标或键盘频繁切换,效率不是一般的高。同时,这块屏幕还达到了2560x1600的2K分辨率,显示效果足够细腻,因此我也不必担心在多窗口的情况下,我会看不清画面中的内容。
至于色彩上,这块屏幕达到了96%的sRGB色域,能够对我的拍摄色彩进行准确的还原。我再也不用担心视频在电脑调色之后,在手机和平板上会获得一个迥然不同的观感了。
虽然LG gram的尺寸就算在笔记本中也能称得上是过分的巨大,但它的重量却从未背离过轻薄本的定义。LG gram那仅有1340g的重量,就算是一只手也能够轻松托起。再加上17.4mm的厚度,LG gram可以轻易地藏身于我的背包之中,而且有了既轻又薄的它后,我的背包也拥有了更多空间,可让我放下其他设备,比如更多的相机电池。
不过,LG gram的这种轻薄却并没有以牺牲接口为代价,相反,它的接口还很齐全,足以满足我这个vlogger的需要。我尤其喜欢它的Thunderbolt 3接口,这个接口堪称LG gram的多面手,在外剪辑视频时我可以用它充电,而不需要额外带专用的充电器;而当回到家的时候,我可以用它连上家中更大的显示器,剪辑时也更方便;至于传输文件,这个接口能提供高达40Gbps的速度,更不用担心。此外,常常在轻薄本上缺席的MicroSD读卡器,这次LG gram也一并提供,可谓关怀备至。
当然,接口给力还不够,LG gram的内功同样深厚。在之前,我对笔记本低压处理器一直很怀疑,但是LG gram使用的英特尔酷睿i7-8565U处理器打破了我的疑虑。它采用了新的架构,并且拥有了四核八线程的强大多任务处理能力,4.6GHz的睿频,对付vlog的后期处理工作来说是相当的绰绰有余。再加上标配512G固态硬盘的加持,我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坐在电脑面前干等。
另外,作为一个走街串巷的vlogger,除了电脑的便携性之外,续航时间也是我十分关注的一个点。如果电脑的续航太短,那它再轻薄也勾不起我要带它出去的念头。而LG gram配备了72Wh高性能大电池,让我可以在拍摄完后就可以马上开机进行剪辑,我的不少视频都是这种情况下产生的呢。
基本上,我觉得对于我这种vlogger来说,LG gram是一台各个方面都照顾到位的电脑。超轻薄的重量让我可以惬意拍摄,超越一般轻薄本的大屏令剪辑工作更为轻松,而强大的性能和续航作后盾,则令我从拍摄到发布都一气呵成。在我的创作之路上,说LG gram是一位值得信赖的旅伴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