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希濂关麟征不参战,却让张轸参战,远征军杜聿明怎能不溃败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2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93
导读

但问题就出在,不但英军跑了,控制的缅甸铁路的英国人也直接跑了,整个运输陷入瘫痪,所以,第五军除了二零零师已经先期到达同古之外,新编二十二师和九十六师迟迟未能按原定计划入缅作战。原计划中的远征军实际上主要就是第…

电视剧《特赦1959》中的蔡守元很大程度上就是张轸,但剧中张轸和宋希濂的关系还不错,其实两人有很深的过节,不可能关系太好。

1942年4月,先期入缅作战的第五军二零零师和军属摩托化骑兵团已经到达同古,马上开始构筑工事,准备坚固设防,等待后续部队到达之后,敌军攻势顿挫,后续部队再从两翼出击,将日军反包围在远征军的阵地上歼灭之。这个作战计划是杜聿明提出的,史迪威同意,名义上的盟军印缅总司令英国的亚历山大也同意,重庆也同意。所以,戴安澜率领二零零师到达同古之后,是下了决心要在这里死守的,并要求全师所有主官都指定继任人,也就是自己一旦战死,由谁替代指挥。

但二零零师在同古顽强抵抗日军五十五师团近半个月,日军在远征军的阵地上遗尸累累,不得已甚至从二零零师侧翼迂回,攻击师部指挥所,也被二零零师堵回去了。应该说,二零零师的任务完成得很好,日军攻势已经顿挫,后续增援部队尚未到达,如果此时远征军的后续部队如果能够按原定计划到达同古,那么就完全可以按照杜聿明的计划,将日军反包围在同古城下歼灭之。但最终却不是日军被围歼,而是二零零师在付出惨重代价之后,不得不奉命撤离了同古,戴安澜本人在撤退途中被日军扫射击中,重伤不治身亡。原因何在呢?

首先是英军不肯配合,原定计划是英军固守西线,远征军固守中路和东线,二零零师所在的就是中路。但英军在西线完全没有任何抵抗的意思,也根本不管远征军的死活,就直接向北撤退,往印度逃跑了。如果只是英军跑了,问题其实倒还不大,只要国军后续部队能够迅速按计划到达指定位置,仍然是有机会完成之前的预定计划,稳定战线,击退日军的。但问题就出在,不但英军跑了,控制的缅甸铁路的英国人也直接跑了,整个运输陷入瘫痪,所以,第五军除了二零零师已经先期到达同古之外,新编二十二师和九十六师迟迟未能按原定计划入缅作战。

杜聿明只能下令二零零师撤离同古,又准备后退到平满纳再与日军进行决战,因为这时候虽然九十六师尚未到达,然而新编二十二师和新编三十八师都已经入缅,新编二十二师并且已经到达了同古外围,在二零零师撤退时就是由新编三十八师掩护。因此,杜聿明又决心九十六师到达平满纳之后坚固设防,抵抗日军,二零零师和新编二十二师补充整顿之后再反攻,同样可以击败日军。就在这时候,东线远征军第六军甘丽初部和六十六军张轸部都被日军轻松击溃,一路沿滇缅边境北上,切断了远征军和国内的联系,让远征军成了孤军。所以,平满纳会战计划也已经没有可行性了,只能放弃。

也就是说,远征军溃败、丧师辱国的关键除了英国人习惯性的掉链子之外,其实最重要的原因还是出在了东线。即便是英军在西线不战而逃,只要中路和东路的远征军能够坚守阵地,西线日军孤军深入,其实也难有所作为。而且,这时候在滇缅边境驻扎的七十一军宋希濂部、五十二军关麟征部、第二军王凌云部,都是战斗力比较强的部队,日军如果孤军深入到缅北,这些部队同时出动入缅,孤立的西线日军就有可能被围歼。所以,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了东线远征军自己先掉了链子,让远征军主力第五军的后路被切断了。

东线的重要性如此明显,为什么要派战斗力较差的第六军和六十六军两个军去防守,而不派宋希濂、关麟征和王凌云的部队去呢?张轸的回忆说,他一开始看到命令,还以为是统帅部有意栽培他,很高兴,但后来他才明白,重庆的用意完全不是这样。重庆的本意是不愿意出兵缅甸的,只是为了应付英美,争取美援,才决心派部队到缅甸。而原计划中的远征军实际上主要就是第六军和六十六军,之所以把第五军加入,是因为杜聿明参加了缅印马军事考察团,给英美盟友的印象很好,所以英美坚持指名要第五军入缅作战,重庆不得已才派了第五军、第六军和六十六军。

而留在滇缅边境的部队,也是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真正的用意是用来胁迫龙云离开云南,从而将云南完全彻底的纳入重庆的直接控制范围。所以,五十二军、第二军和七十一军虽然是以日军有进犯缅甸、威胁云南的名义进入云南布防的,但实际上是一箭双雕,真正的用意不在这里,而是为了加强对云南的控制。龙云当然也不傻,所以马上坚持将滇军主力六十军调回云南,留在第九战区继续参战的只剩下了滇军的一个军,也就是五十八军。因此,重庆宁可让新编成的六十六军入缅,也不让战斗力更强的五十二军、七十一军和第二军入缅。

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政治是没有硝烟的战争。但远征军出征缅甸并不是单纯的军事行动,也不仅仅是中国与英国在缅甸控制权问题上的博弈,同时也牵扯到重庆与云南龙云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也就是说,远征军出征缅甸之前、之后,都是有着复杂的国际和国内矛盾和斗争背景的,而且交织在一起,这也是远征军指挥体系叠床架屋,混乱不堪的根本原因。从而导致日军轻松击溃第六军和六十六军,第五军后路被切断,损失惨重,主力二零零师出国时总兵力超过一万人,而回国时仅有四千人。

也就是说,虽然六十六军张轸在指挥上存在一些问题,但根本性的原因并不在他,他只是棋子而已。而他所属的三个师在入缅之后,新编三十八师马上就转归杜聿明指挥,实际上是罗卓英和史迪威直接指挥,第二个入缅的新编二十八师刘伯龙部也被罗卓英要求驻防曼德勒,准备进行曼德勒会战,新编二十九师马维骥是在远征军已经兵败的时候才入缅,所以张轸一度除了军部的机关参谋和勤杂人员,身边只有一个警卫连。但战后宋希濂却在重庆参了一本,要将张轸和马维骥交军法审判,实际上是要让他为远征军溃败背锅。只是在重庆开会时,白崇禧、罗卓英和林蔚说明情况,张轸才免于惩处,而马维骥则被撤职查办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