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孩子学语法可以无师自通?深圳罗湖剑桥等级考试线下报名点——杰娜英语的Jack老师认为:
韵律的“文字体系”如果语义是语言的灵魂,那么语音就是语言的血肉、韵律就是语言的骨骼。表音文字体系虽然有音无韵,仍旧优越于其他文字体系。诸如象形、表意、语符类文字体系,不论包含了多少人工智巧,如交通标识符,如“愛”字的语义形态之妙,等等,它们都存在一个根本缺陷:无法体现与话语匹配的符号组合的无穷递归扩展——乔姆斯基认为这是句法的核心特征——从而无法媲美声韵与语义之间本原的整体“配偶”。 一叶可知秋,一叶亦可遮目而不见泰山。独字的智巧与美丽,如愛,若篡夺了本原的整体之美,它就是笨拙,就该被忍疼割愛。语言是基于有限规则的无限递归的组合构造,读者可从音乐与符号之间的匹配这个层面去体会:五线谱之所以能全球通用,不在于它自身的美丽或丰富联想(愛字的联想,等等),而在于它能够既忠实又简洁地记录音乐之原声。—— LEARN MORE
目前学术界常用的语言韵律标识系统是1990年代提出的“调比”体系theTones and Break Indices,缩写为ToBI[1]。它在四个层面标记话语的韵律信息,分别是:文韵阶(orthographic tier),调韵阶(tonal tier),断韵阶(break-index tier)和杂阶(miscellaneous tier)。其中调韵阶与断韵阶是核心信息。科学家在2005年又推出了另一套改进的韵律标识符,称作“律调”体系Rhythm and Pitch,缩写为RaP[2]。
不再展开技术性话题。读者可以这样来理解,表音文字作为话语的声音标识体系,尽管对音位的分析早已趋于完美,但它仍旧残缺不全;其残缺可以表达为有音无韵。若要完整的记录语言,除了满足字母-音位原则的字母体系,还需要一套类似五线谱的标识体系来表达韵律。从语言学家提炼韵律标识体系之艰难,亦可窥见语言习得时大脑潜意识加工任务的高精尖。
语言的“双螺旋”构造假说
威廉·洪堡(W. von Humboldt)不仅是哲学家和教育家,也是现代语言学的奠基者之一;他的语言学洞见为乔姆斯基高度推崇。威廉·洪堡说:人是一种歌咏着的动物,只不过将思想与乐音联结在一起( a singing creature,only associating thoughts with the tones)。
语言既是通过句法骨架将离散的单词概念组织成一个个“命题”的句子,又是通过韵律骨架将离散的音位编织成一段段话语的“乐曲”。可以推想,句法骨架的“原配夫人”未必是语义,而可能是韵律。句法与韵律确实存在着密切的并行相关性,两者以当代科学还不充分明了的方式双双匹配。我们将此称为语言的“双螺旋”构造原理。人类的语言是天然的“夫妻”结构,夫为句法,妻为韵律。
乔姆斯基引领的当代科学思想范式转换,推动了语言习得内在机制的实证研究。婴幼儿如何凭聆听天赋提炼出母语的具体句法规则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实证研究发现,韵律在话语理解中提供至少四方面的重要信息。
⑴.情感蕴含;
⑵. 言外之意;
⑶. 短语、意群或子句的层级分段;
⑷. 标记核心单词或短语。
其中后两者对句法加工尤其重要。
科学家需要厘清两大状况。⑴.话语的声音信号本身是否包含丰富的语法线索,也即,声音模式与句法模式是否有内在相关性;注意这与现代语言学的核心理念索绪尔的任意性观点相悖。⑵.如果是,那么婴幼儿能否利用、怎样利用这些复杂的相关线索信息提炼出句法规则体系;注意归纳句法规则体系是语言学家都莫衷一是的学术难题。
科研发现:不仅离散的语言声音信号中隐藏了丰富的句法线索,而且整体的声韵系统与语法系统有某种相关。例如,语言的节律类型与句法类型相关(morphosyntacticsimilarities):具备元音宽时长特征节律的语言多属于粘着型语言(agglutinating),且基本词序多为宾语-动词,如日语和土耳其语;反之,具备元音窄时长特征节律的语言多属分析型语言,且基本词序多为动词-宾语,如英语和荷兰语,等等。在音节构造与句法形态之间科学家也发现了跨语种的相关性[3]。这方面仍有大量未解之谜,但数据面貌开始浮现:语言的结构关系并非索绪尔的“任意性原则”所能简单概括。
即使学富五车的科学家也才刚刚开始发现句法与声韵复杂关联的蜘丝马迹。这带来前述重大疑问:“毫无抽象能力又缺乏任何语言知识”的婴儿是怎样破解语言的复杂声学信号、从从中提炼出“玄而又玄”的句法规则的??
近20年来这方面的研究暴热,数据既庞杂丰富、又粗具梗概:以韵律为主脉的语音信息确实是婴幼儿提炼母语句法规则的媒介;科学家由此提出了句法加工的韵律自诱导假说(Prosodic Bootstrapping or Phonological Bootstrapping)。
幼儿的语言天赋超越了古往今来所有大思想家的洞见,一次次令科学家震惊不已。
不再展开这一技术性话题,只需指出其实践蕴含的点滴:L2课程体系里韵律教学为零;原因显然,“以文为本、以读为本”的方式根本无法习得韵律;韵律的内化全凭聆听;全球L2教学必须虚心向幼儿英语教学体系学习。
Prosody and Syntax
Cross-linguistic perspectives
Edited by Yuji Kawaguchi, Ivan Fónagy and TsunekazuMoriguchi
Tokyo University of Foreign Studies / Hungarian Academy,CNRS / Shizoka University
[1] Silverman et al. ToBI: Astandard scheme for labeling prosody. In Proceedings of the 2nd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poken Language Processing (pp. 867-879). Banff. 1992.
[2] Dilley, L. C., & Brown, M. The RaP (Rhythm and Pitch)Labeling System, Version 1.0. 2005.
[3] Fenk-Oczlon, G. et al. Crosslinguisticcorrelations between size of syllables, number of cases, and adposition order.Sprache und natürlichkeit, gedenkband für Willi Mazerthaler, ed. by G.Fenk-Oczlon and C. Winkler. Tübingen, Germany: Narr.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