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的第十八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上,首届粤港澳大湾区农业科技交易大会在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举办,15项专利和植物品种权进行公开市场预挂牌。
本次交易会上,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联合广州交易所集团通过路演、预挂牌、挂牌交易三步流程促成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广东省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等院校科技成果和知识产权进场交易。
本次交易融资会前期共征集50余项科技成果和300多项知识产权,经过3轮的筛选,共有6项科技成果在本次会议上路演,15项专利和植物品种权进行公开市场预挂牌。截止会议结束,有两项科技成果寻求到了基金关注并洽谈,6项专利征集到了意向报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的余树华科长表示,一直以来该院的知识产权交易通过专家教授与企业洽谈,按照协商价格评估交易,交易成本高,受众企业少,而且不同企业由于市场规模不同对知识产权的价值认识不同,又很难定价,通过预挂牌的方式,即减低了交易成本,又增加了受众企业数量,一举两得。
“我的无人机专利已经有企业想要购买,但是价格还没有谈拢,通过公开市场交易的方式,我能让更多无人机企业了解到我的技术,不需要评估等繁琐的方式,降低交易成本的同时,如果有多家企业想要购买我的专利,还能形成竞价交易,使技术价值最大化。”会议期间无人机专家邹湘军教授说。
据介绍,广州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于一年前挂牌,是农业农村部与广东省政府共建的国家级农业科技孵化与创新平台,是全国仅有的四个区域创新中心之一,立足广东、辐射南方10省区、互通全球。
该中心建设至今,吸引了400余家新型创新机构及企业入驻,汇聚了160余家科研机构(单位)427000余项科研成果信息,举办了“种业”、“装备”、“交易与金融”、“法律援助”、“物流”、“扶贫”等770多场各类资源对接会,促成4280家企业(单位)达成2330余项合作。
未来,广州国家农业科创中心将以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东省农科院等院校为技术依托,51个技术创新团队成果为核心转化资源,每年定期召开春夏秋冬四季的科技成果交易常态化融资会,撮合促进扶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落地。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实习生 郝莹 通讯员 粤农轩
摄影:南都记者 冯宙锋
编辑:史明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