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终究会长大,当他们三四岁的时候,都会被家长送到幼儿园里进行启蒙教育。孩子上幼儿园是好事,但是有的孩子回家之后总是跟家长告状说这个欺负了他或者那个又欺负了他,一直不得安生。这也就是孩子初步进入社会之后面临的首要问题:社交冲突。这些现象都是很正常的,但是家长却不知道该对孩子每次的告状要作何反应。因为孩子说的其实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对人身安全根本没有影响。但是孩子就是每天都会回家说。家长既不能叫他被欺负了默不作声,这样会使他变得懦弱,又不能叫他打回去,这样会使他变得小气,更不能总是叫他找老师,这样又会使孩子变得十分依赖老师。那么家长应该怎么来面对孩子对自己告状呢?
首先,我们要明白孩子为什么要给我们告状,大部分时候是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了,才想要在爸爸妈妈的怀抱里求安慰。虽然很多父母知道孩子是想要安慰的,但是因为次数太多了,反而觉得孩子是得寸进尺,就不愿意给孩子安慰了,甚至不分青红皂白地下结论,导致孩子更加委屈。有的父母会认为孩子总是跟自己诉苦,叫自己帮助他解决问题,他们就会形成非常依赖的习惯,久而久之不利于他们的成长。其实家长可以选择多给他们一点情感支持,当他们需要解决问题的时候家长可以选择在旁边指导孩子应该怎么来做,而不是直接告诉孩子放着我来。这样情感支持加技能辅助孩子之后就会懂得怎么处理自己所面对的问题了,也就减少了告状的次数。
孩子受委屈之后,家长要懂得与孩子沟通,千万不要选择放任不管,因为孩子的心是非常脆弱的。在与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语表达,特别是语气。当看到孩子受委屈了之后,家长可以问孩子感到很难过吗?如果孩子说是或者默默低下了头,又或者是直接哭了出来,这说明孩子真的是很委屈,接着家长就应该用询问的语气问孩子能否告诉自己今天发生了什么,如果孩子愿意说的话家长一定要认真听,如果孩子不愿意说家长也不要强求,不要再给孩子雪上加霜。另外如果孩子对家长说出了自己今天发生的事,家长一定要站在孩子的立场上,跟孩子产生共情,这样才更能走进孩子的心理。在谈话的最后,家长可以教给孩子解决问题的方法,让孩子知道下次如果还有这样的事发生自己应该怎么处理,必要的时候可以让孩子练习一下这种方法。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个体,他享有人类的权力,如果孩子不愿意告诉家长家长千万不要去逼迫孩子,等孩子想说的时候他自然会说。
孩子是每个家长的心头肉,如果他被欺负了家长一定会很生气,但是家长却不能教孩子欺负回去,这时候就应该教给孩子文明的处理办法,让孩子更加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