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先生在杂文《小杂感》中曾写道“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楼上有两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觉得他们吵闹。”
文学自文字被创造起便应运而生,最近这两天恰巧在看《战争与和平》,这部 130 万字的旷世著作让我对这个充满谬误的世界产生了一些新的思考。
平行
男主人公安德烈满怀着对第一段婚姻的失望投身于战场,他心怀的是一种突破父辈的羽翼,追逐自由,去建功立业的渴望,对于他此时的妻子而言,却是茫然失措,面对着一次未知是生是死的离别。
娜塔莎在和安德烈的一年之约内背弃他们的誓言,突如其来的糖衣炮弹让情窦初开的她无比雀跃,她自认为得到了她所渴望的爱与被爱,可这一切之于安德烈,却是重拾希望后的梦碎,一段未来可期的爱情就此化为泡影。
相交
两个人的心情注定要成为一对平行线么?
大多的命运充斥着巧合,安德烈第二次负伤之后,命运将再次将他送到了娜塔莎身边,在一个之于大多数人都普普通通的夜晚,她握住他的手,他也懂得了她的愧疚和忏悔,他们历经了太多,终于在灵魂的角度上和彼此相见,在那一刻,他们大概是同悲同喜的吧。
苏轼曾经落笔“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在城市这座混凝土铸就的森林里,我们的心情坐上了一辆叫做“生活节奏”的过山车,笑容或愁容如速腾片一样来回地在我们的脸上翻滚,多数人无力去改变周遭的发生的一切,但,或许有人也愿意和你一起承担。
时至今日, WOOF 一路走来,已经有了不下百万注册用户,但愿这些人中,能有人够和你悲欢与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