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漳菁萃」第96期_家乡的桥梁(十)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10
导读

新桥(附:文昌阁、坝仔桥、东新桥、塔仔脚)桥虽不存,桥北的街坊也已改建为商品房小区,但现该地仍保留塔仔脚、新桥下街等与新桥有关的老地名。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在修建新桥的同时,也修建了坝仔桥,作为…

家乡的桥梁(十)

江 阎 文/图

新桥(附:文昌阁、坝仔桥、东新桥、塔仔脚)

位于漳州郡城外东南处。桥虽不存,桥北的街坊也已改建为商品房小区,但现该地仍保留塔仔脚、新桥下街等与新桥有关的老地名。新桥下街又称新桥头,是塔仔脚与南河市场之间的巷路,原为新桥的引桥路段。

早在南宋,北溪先生陈淳在《上赵寺丞改学移贡院书》一文中就提出南桥选址有误,堵塞南门溪的水流,以致常作洪水。“南桥之造,盍造于水云馆……桥造于此,则下流有钤束不足忌,而上流有关鏁风气藏聚盘礴,自足以为雄胜。”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漳州又一次遭到洪水肆虐,旧桥被冲毁。知府韩擢为避开南门溪湍流,采用宋儒陈淳的建议,选址水流渐缓的城东南方位建新桥,取名文昌桥。桥二十八间,长九十丈,宽二丈四尺。同时在桥北岸建文昌阁,南岸建镇海楼,又建有六松堂、飞虹亭、水月亭、青牛洞,桥西草堂诸胜。可惜好景不长,由于工程督造者县尉胡宪卤莽行事,桥墩基础不牢固,桥梁刚建成即出现倾斜。韩擢离任不久,桥梁便倒塌了。两年之后,官员重修旧桥(南桥)。时人认为南门溪至新桥处水势较缓,桥梁不会经常被洪水损坏,可以节省民财。而且新桥连接八卦楼,可以包络元气。当时建新桥时,南门溪上浮出三台州,正应了“南桥金锁断”的谶语。此后,太史高克正亦提议修复新桥,称:“故与其一成而一亏,孰若两利而共济。”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知府袁业泗偕同知县计元勋捐俸重修新桥。

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龙溪人郭居昌、居鼎(巴达维亚甲必丹)等募众修复桥面及扶栏。清初,桥南的观海楼及桥周边的胜迹等都已荒废,独存文昌阁。同治三年(1864年),太平军入漳,新桥被毁。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新桥。光绪三十年(1904年)和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南门溪两次洪水大作,新桥受损严重,无法通行。新桥上旧有水月亭,不知始建于何时,民国9年(1920年)迁桥南。现桥南有水月亭,主祀观音。每年农历七月普度,水月亭有做法会,放水灯的传统。

新桥是城外连接南门溪南北两岸的重要通道。新桥建成后,城东南厢日益繁华,在北桥头形成热闹的街市。圩市称南河市场,近年修建商品房小区,移至威镇阁下。桥南则直通镇海楼街(即今内街),与横街、外街形成街市网络。街上商铺林立,兴旺一时。

文昌阁在新桥北桥头。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知府韩擢建文昌桥(即新桥),于岸北建文昌阁,南建观海楼。文昌阁有三层,祀文昌帝君。明万历癸丑《漳州府志》称其“四望环碧,长桥卧波,萦溪若带,为一郡胜览”。建成不久便毁于火。崇祯年间,知府曹荃重建,增其规制。清康熙初年复毁。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郡中诸绅士募赀重建。文昌阁今不存。

坝仔桥

疑似坝仔桥及砖塔(吴文群提供)

位于南河市场西南侧,塔仔脚街与南河市场之间。漳州城南厢港道密集,与南门溪平行的内港自大路头一带流入,向东北流至塔仔脚东侧,转而向北,流入石路仔旁的港道。行人要先跨过港道,才能走上新桥到达南岸。因此,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在修建新桥的同时,也修建了坝仔桥,作为新桥北桥头与郡城南厢的通道。1919年市政建设,拓建澄观道时填平港道,坝仔桥也因此不存。

东新桥

东新桥

位于新桥东侧,原澄观道东端。1920年,在新桥的东侧新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墩为条石垒砌,灰浆弥缝。桥长198米,18个桥孔,桥面净宽6米,全桥安装路灯,两侧各建有3个半圆形避车台,设计负重20吨。因位于新桥之东,故名东新桥。相传“东新桥”三字为书法家李瑞清所书。北桥头建桥亭,混凝土建筑,为券顶、四圆柱方形实心亭,形制类似中山公园纪亭。亭中有造桥碑,镌周醒南所撰记文,记述造桥概况。东新桥是连接漳州城到石码、海澄、浮宫的公路交通要道。北岸通亮工路(即今解放路),南岸则新辟鹭洲路,接漳浮公路。1938年,为防日军进漳,漳州驻军炸毁桥北端至中部二段,断桥处架设木板桥,宽1.7米。抗战胜利后,东新桥于民国36年(1947年)修复,桥面铺设木板。

东新桥-桥墩已损

东新桥-桥墩

1964年5月,桥面全部翻修改建为钢筋混凝土连续梁桥。“文化大革命”期间,更名为工农兵桥。1980年,恢复原名为东新桥。2000年,拆毁东新桥。现江滨路该地段石栏嵌有“工农兵桥”桥匾,是东新桥的唯一遗存。

东新桥-工农兵桥匾

塔仔脚

位于新桥西侧,原厦门路与澄观道之间。据清末图片资料,该处旧有高塔,塔旁为港道。塔的名称及始建年代不详,塔身有九层,砖砌,不见载于方志等史料。不知毁于何时。塔仔脚因位于塔旁,故名。现该地段改建为商品房小区。

塔仔脚方位图

原创:江阎

本文来源:“漳州市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公众号联系(0596-2595655),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