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正文共3426字,预计阅读时间10分钟-
2019年龙岩地质公园科普志愿者训练营入选名单 | ||||
潘一 | 袁漫芬 | 王妙芬 | 赵雪莲 | 王旭 |
周贝宁 | 王露青 | 刘佳鑫 | 黄醇醇 | 汪世利 |
江云华 | 凤羽桐 | 邱占林 | 曾思荧 | 刘丹 |
黄智勇 | 郑慧敏 | 张汾 | 曾志微 | 陈斌 |
12月19日~23日
科普志愿者们将齐聚龙岩
让我们先来一起
了解一下龙岩地质公园吧
龙岩地质公园位于福建省西部龙岩市境内,是闽江、九龙江和汀江的主要发源地,涉及新罗区、上杭县和连城县行政区,包括冠豸山、梅花山、紫金山、黄连盂等区域。
龙岩地质公园地理位置图
龙岩地质公园地处玳瑁山脉及其东西两侧,总的地势是东高西低。公园境内有千米以上山峰70余座,最高点为梅花山的狗子脑,海拔1811m。公园地质遗迹资源丰富,完整记录了华南多陆块汇聚和古太平洋板块俯冲作用的构造—岩浆—成矿的演化历史,是研究中国华南大地构造演化的关键地区。
华南大地构造简图
地质遗迹以梅花山大型复式花岗岩体、冠豸山巨厚红层沉积和丹霞地貌以及紫金山超大型斑岩—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为主要特色。
龙岩地质公园区域简图
特殊的构造位置和复杂的演化历史在龙岩地区形成了独特的山水地貌,孕育了以梅花山为主体的天然森林和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群落,并保留了当地客家人与地质遗迹相融合过程中沉淀的培田山水围屋、四堡书坊、冠豸山书院群、竹贯古村落和罗坊云龙桥等独特的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国际地学意义和科普美学价值。
自然地理
| 梅花山复式花岗岩体——华南多时代花岗岩的缩影
花岗岩是大陆地壳的重要岩石组成,是理解大陆地壳形成和大陆构造的钥匙。华南多时代、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是华南最显著的地质特征,具有悠久的研究历史。
梅花山复式花岗岩体位于华南东西向南岭花岗岩带和北东向沿海花岗岩带的交叉部位,出露面积超过1000平方公里,由早古生代、三叠纪、晚侏罗世、白垩纪等多时代花岗岩组成,形成时代跨越约300Ma(430~95Ma)。
@庙金山,位于龙岩梅花山核心区,海拔1754.8 m,山岭巍峨,群峰簇拥,奇松怪石,发育花岗岩石蛋、崩塌堆积地貌景观。
岩石类型多样,从片麻状花岗岩、含钾长石巨晶的二长花岗岩、正长花岗岩、花岗闪长岩到含晶洞的碱性长石花岗岩,记录了华南从早古生代陆内造山、印支碰撞造山以及古太平洋板块俯冲等多阶段的构造演化过程和不同构造体系的转换过程,是华南多时代花岗岩的缩影和典型代表。对于研究华南大陆的构造演化,以及大型花岗岩体的侵位空间和方式等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狗子脑石蛋地貌 狗子脑地处梅花山国家A级自然保护区腹地,在上杭县步云乡桂和村与连城县莒溪乡铁山罗地村交界处,海拔1811米,号称闽西第一高峰。
| 紫金山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铜金矿床——世界级超大型铜金矿床
紫金山铜金矿床是中国首例发现的环太平洋火山-岩浆带中典型的高硫化浅成低温热液金属矿床,成矿时代为103-101Ma。紫金山矿床位于上杭-碧田白垩纪火山盆地的边部,上杭-云霄深断裂的西北段。矿床中心出露一直径约700m的早白垩世晚期环形火山-次火山侵入体,由英安斑岩及火山隐爆角砾岩组成,与铜-金成矿关系密切。紫金山铜金矿床形成于华南晚中生代多期次、大规模构造岩浆事件叠加的地质背景,是燕山晚期(白垩纪)区域岩石圈伸展构造的反映。
紫金山铜金矿以“黄金产量最大,采选规模最大,单位矿石成本最低”,荣膺为“中国第一大金矿”。特大型铜金矿的勘探与研究,是中国铜金矿勘探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荣获1996 年中国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其独特的成矿模式为国内外寻找铜金矿提供了借鉴。美国地质调查局Richard J. Goldfarb 博士研究认为紫金山矿床是伸展构造背景下浅成低温热液铜金成矿作用最好的代表。
| 冠豸山巨厚红层沉积和丹霞地貌——中国东南部晚白垩世伸展构造的记录
晚白垩世,古太平洋板块俯冲方式由早期前进式俯冲转换为晚期后撤式俯冲,在中国华南形成了长期伸展拉张的构造环境。当时华南沿海火山弧的发育,陆壳抬升、地形高耸,山系的阻挡使得华南广大内陆地区处于半荒漠化的炎热干燥气候环境。
@蔚为壮观的丹霞天墙 垂直于地层走向的NW280°裂隙和平行地层走向的NE10°裂隙将岩石切割为长条形块体,经流水侵蚀及重力崩塌,旁侧的岩块逐渐崩塌,形成长约1000m的单斜式墙状山体,高约150m,上部宽20m~35m,横看成墙,侧成峰。
在这种构造和古气候背景下发育了连城断陷盆地,形成了巨厚的晚白垩世崇安组厚层粗碎屑红层沉积。此后由于构造隆升,在多种外动力作用下形成了壮观的石墙群、单斜式峰丛等丹霞地貌。
@水中丹霞峰丛 湖岸峰柱耸立,岩堡突兀,湖中碧水映丹崖,构成了景色秀丽风光旖旎的“水上丹霞”。
冠豸山丹霞地貌发育典型、类型齐全、景观优美,是石墙—峡谷组合的单斜式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清晰可辨的四级夷平面,系统地展现出地貌演化旋回,因而也是重塑丹霞地貌发展、演化过程的理想地区。对冠豸山丹霞地貌尤其对石墙—峡谷组合地貌的深入研究,将丰富、完善和发展丹霞地貌的理论体系。同时,对于恢复和研究华南的古气候和古环境变化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凤首崖 形态逼真,似群龙朝凤
| 晚泥盆世天瓦岽组(D3t)、桃子坑组(D3tz)层型剖面及石英砂岩地貌
黄连盂桃子坑晚泥盆世天瓦岽组(D3t)、桃子坑组(D3tz)是建组的正层型剖面(图5-9),岩性由石英砾岩、石英砂砾岩、石英砂岩、粉砂岩组成两个完整的下粗上细沉积旋回,为一套河流相—河口相—滨海相粗细碎屑岩沉积建造。
黄连盂石英砂岩崖壁
岩石硅质胶结,质地坚硬,受构造断裂、裂隙控制,经流水侵蚀,风化剥蚀、重力崩塌等外营力地质作用,发育以单面山山峰、砂岩峰丛、悬崖峭壁、峡谷等砂岩地貌。
@黄连盂江山睡美人(石英砂岩峰丛地貌)。由岩顶山、大门崎、笔架山等山峰所构成。睡美人山峦线条清晰,游人至山塘村的睡美人观景台,抬头,可见一天然“美女”,面朝苍天,泰然而卧;“美人”长发披肩,束腰隆胸,活灵活现,形象逼真,令人心驰神往。几千年来,“睡美人”的传说代代相传,是世界上罕见的自然奇观。
生物多样性
龙岩地质公园拥有闽西最集中的天然林,大面积分布的花岗岩、火山岩风化壳为植被的生长提供了丰富的营养,作为“八闽母亲山”的梅花山是闽西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区,森林覆盖率达95.4%,有1869 种维管束植物,362 种脊椎动物,近2000 种昆虫在这里世代繁衍,生生不息。
龙岩地质公园被誉为“北回归线荒漠带上的绿色翡翠”“生物物种基因库”,这里不仅是世界濒危动物华南虎的故乡,还是金斑喙凤蝶等国家级保护动物以及钟萼木、南方红豆杉、伞花木和桫椤等珍稀植物的共同家园。
@华南虎 (厦门虎,南中国虎)。于1981年被列入CITES公约附录Ⅰ保护名单,亦称“中国虎”,华南虎头圆,耳短,四肢粗大有力,尾较长,胸腹部杂有较多的乳白色,全身橙黄色并布满黑色横纹。毛皮上有既短又窄的条纹,条纹的间距较孟加拉虎、西伯利亚虎的大,体侧还常出现菱形纹,在亚种老虎中体型较小。
@平胸龟(鹰嘴龟)为水陆两栖,喜欢生活在满是巨砾和碎石的,水流湍急的山涧中。主要觅食螺、蚬、贝、虾、鱼、蟹、蛙、昆虫和蜗牛,饥饿时树叶草根也吃。四年左右开始性成熟,4~10月份产卵。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是我国淡水龟中最特殊的一种,国外分布于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野外已极罕见。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R,CITES附录:Ⅰ。
@钟萼木(伯乐树)为单种科植物,是古老的残遗种,对研究被子植物的发育及古地理等均有科学价值。长期以来,由于人为的破坏和结实稀少、更新困难,而处于濒临绝灭的境地。
@桫椤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
@红豆杉属于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经过了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孑遗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由于在自然条件下红豆杉生长速度缓慢,再生能力差,所以很长时间以来,世界范围内还没有形成大规模的红豆杉原料林基地。
铁杉群落
@梅花山青冈,梅花山特有物种,产福建上杭梅花山。生于近山顶的常绿矮林中,海拔约1600米。常绿乔木或灌木,高2-5米,树皮黑褐色。芽圆形,芽鳞边缘微有睫毛。
历史与文化
龙岩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客家人迁徙、客居的过程就是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写照。以培田山水围屋、四堡书坊、冠豸山书院群、竹贯古村落和云龙桥等为代表的古建筑,和以闽西元宵节庆习俗(游大龙、走古事、赏花灯、烧炮)、雕版印刷技艺、龙岩采茶灯等为代表的6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自于客家人认识自然、融入自然的智慧,它们共同构成了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
培田古村落
培田古村落
云龙桥
罗坊水上走古事
姑田游大龙
2019年12月19日~23日
我们龙岩地质公园见~
撰文 编辑 / 二十六
图片来自龙岩地质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