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喝冷萃咖啡,能有效提升工作效率?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130
导读

和普通冰咖啡 先热水萃取再冰块降温的做法不同,冷萃是用 冷水长时间萃取的方法,一般在12小时以上。 不过日常生活中人们聊起冷萃咖啡产品时,说的往往不是需要一滴一滴渗入萃取的 冰滴(ice dr…

最近培养了一个给我带来极大幸福感的新习惯: 听着柴火燃烧的白噪音,一边喝冰咖啡一边工作。

B站上有各种各样的壁炉和篝火白噪音视频。随便打开一个,听着柴火哔剥作响,再美美地晒个太阳,会有一种全身被无形的被子包裹的感觉。

然后,在快要开始犯困的临界点上,嘬一口冰咖啡,一激灵之后,大脑会在温暖和清凉交织的奇妙体验中慢慢活跃起来,然后在咖啡因的刺激下逐渐兴奋——温暖的体感,清醒的大脑,再加上白噪音带来的专注buff,你会神奇地发现,工作效率高得仿佛插上了翅膀!

不过冬天喝冰咖啡的念头,就像午后的阳光,转瞬即逝。有没有什么办法,能赶在这个念头消失前, 以最快的速度喝上一杯冰咖啡呢?

当然有,而且你可能很熟悉—— 冷萃。

今天就来分(瞎)析(扯)一下, 为什么冷萃是职场人士的必备利器,并介绍一下 如何自制冷萃咖啡。错过了快乐学习,不能再错过快乐工作了,让我们开始吧!

冷萃和普通冰咖啡有什么不同?

和普通冰咖啡 先热水萃取再冰块降温的做法不同,冷萃是用 冷水长时间萃取的方法,一般在12小时以上。

普通冰咖啡

先热水萃取

再冷水冰块降温

冷萃咖啡

冷水

长时间萃取

因为萃取时间很长,通常的做法是 提前准备好冷萃咖啡液并储存在冰箱里。想喝的时候直接倒出来就好,省去了准备咖啡/出门买咖啡/点外卖的时间,不仅节约时间,还避免了过度分心,实属职场高效人士的不二选择!

除了方便,冷水长时间萃取带来的另一特点是 柔和的味道。

泡在冷水中时,咖啡豆里的绿原酸、单宁、酸类物质和油脂的溶解度都会大大降低——绿原酸带有重苦味,而单宁则会造成涩口感。所以跟热水萃取咖啡(“热萃咖啡”)相比, 冷萃咖啡的苦涩味和酸味更弱而甜味更明显。

除此之外,还有人提出冷萃能有效放缓咖啡“变味”的过程。 咖啡豆中的风味物质每一刻都在氧化变质。以热水作为媒介萃取时, 高温会让这一进程加速;而低于室温的 冷水能维持甚至放慢氧化的速度,这也是一些人认为冷萃更柔和顺口的理由之一。

普通冰咖啡

先热水萃取

再冷水冰块降温

更多苦味、酸味、涩感

冷萃咖啡

冷水

长时间萃取

更柔和顺口

第一次喝冷萃时,我的感受可以用惊艳来概括:完全不是预想中的焦苦味,而是淡淡的甘苦,很轻盈很柔和,即使怕苦如我也能丝滑入肚。

对于时不时需要调整情绪的职场搬砖工们来说,好喝就开心,开心就有干劲,干劲是效率的必要不充分条件。充满干劲的话,即使最终没出成果,大佬们也能看个热闹,求个心安,实属皆大欢喜。

冷萃、冰滴和冷泡是什么关系?

写到这里,不禁回想起一个曾经让我非常混乱的问题。有一次,我爸非常随意地问道: 冷萃和冰滴有什么差别?

当时的我是迷惑混乱的,但其实理解两者的定义后,这个问题就不言自明了。冰滴指的是让冰水一滴一滴地滴入咖啡粉进行萃取的方法,而冷萃泛指“冷水萃取”,所以 冰滴是冷萃的一种。

不过日常生活中人们聊起冷萃咖啡产品时,说的往往不是需要一滴一滴渗入萃取的 冰滴(ice drip),而是操作简单得多的 冷泡(immersion)。

冰滴

冰水缓慢滴入咖啡粉

40~60滴/分钟

冷泡

咖啡粉浸泡在冷水中

12小时以上

冷泡属于 静态萃取。顾名思义,把咖啡粉扔进水里让它 自生自灭慢慢萃取即可。因为只须控制咖啡粉和水的比例、咖啡粉粗细、萃取时间, 静态萃取操作简单,出品稳定,对懒人非常友好。

而冰滴是 动态萃取的一种。需要时刻观察调整,确保冰水以合适的速度滴入咖啡粉,太快则萃取不足,太慢又萃取过度。 动态萃取的参数复杂多变不易掌握,但如果控制得当,风味会更丰富且有层次感。

静态萃取

操作简单

出品稳定

动态萃取

参数复杂

可能糟糕可能惊艳

参数简单、操作省心的冷泡显然更适合 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大众熟悉的很多产品,比如星巴克绵云冷萃或者上次测评过的雀巢冷萃(全文点 这里 ),用的都是冷泡法。

如何自制冷萃咖啡?

省心省力的冷泡当然也很适合居家自制。你甚至都不需要特定工具,一个 能密封的罐子和一个 过滤工具足矣——将研磨好的咖啡粉倒入罐子,注满冷水,密封放入冰箱,充分萃取后过滤掉咖啡渣即可。怎么样,是不是只比把大象放进冰箱复杂一点点?

额外买一个(美丽的)冷泡壶当然也是可以的,显得很会生活的亚子,不做冷萃还能拿来泡泡水果茶不是?

关于研磨度、粉水比例和萃取时间:看到一些文章推荐把咖啡磨成砂糖状的粗颗粒,一份咖啡粉对应四份水,放入冰箱萃取12小时以上。

机智如你大概已经意识到了,这三个参数是可以 灵活调节的:举个栗子,如果咖啡磨得比较细,萃取的效率会提高,那么可以适当多加一点水,或者缩短一些时间,或者加点水&缩短时间,以达到适度萃取。

实际上,每款咖啡豆的化学成分和风味特点都不一样,而每个人的口味取向也各不相同, 并没有什么最佳法则或者万金油。大家完全可以自由尝试不同组合,找出最适合自己的参数,定义自己喜欢的味道。

细心的你可能发现了,一份咖啡兑四份水的粉水比,要远远高出大多数萃取方式。没错,冷泡得到的是 咖啡浓缩液,可以兑水,可以加牛奶,也可以作咖啡鸡尾酒的基底。当然,也可以不稀释直接喝……high到不行感觉工作效率更高了呢~

制作冰滴咖啡所需的装置要复杂一些,毕竟需要通过阀门装置来控制冰水混合物一滴一滴地往下掉。如果家里有足够空间,倒也可以买一个玩,毕竟它们莫名有种复古而笨拙的萌感。

当然也有更现代、更小巧一些的型号:

和冷泡类似,冰滴用的也是砂糖状的粗颗粒。但粉水比没有那么夸张,常见的推荐比例是1:10,也就是50克咖啡粉用500克“水”——因为要保证是冰水混合物,其中一部分是液态水,一部分是冰块,两者比例可以自己看着办。一般建议3-5小时滴完,可以持续观察并调整滴速。有人喜欢冷藏10小时让咖啡充分发酵后再喝,不过猴急的我表示,不额外冷藏也很好喝啦!

同样地,因为咖啡豆特质和个人取向的不同,关于研磨度、粉水比和滴漏时间, 并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具体的参数组合自己探索就是了。

最后,分享一个非常适合懒人的 极简冷泡法和让味道更丰富更有层次的 先热后冷法。

极简冷泡法只需要一把 法压壶和一个 挂耳咖啡包:撕开挂耳包,把咖啡粉倒入法压壶,加水,盖上盖子,将整个法压壶放入冰箱。萃取完成后压下拉杆过滤掉咖啡渣,搞定!连研磨和单独过滤都省了,是不是无敌简单?

法压冷萃(步骤4后放入冰箱)

先热后冷法分三个步骤:1. 先用热水闷蒸咖啡粉45-120秒,2. 加满冰水,3. 放进冰箱冷藏12小时以上。

这个乍一看很迷的做法,其实意在 解决酸香物和咖啡油脂萃取不足的问题:闷蒸能够萃取出那些低温下难以溶解的风味物质,随后立即用冰水降温是为了减缓氧化并防止风味物质挥发,最后的冷藏则是冷萃的常规操作了。

这个方法是热水动态萃取和冷水静态萃取的“混血”,比手冲更柔和,又比冷泡更丰富,非常值得一试。只说一个注意事项:闷蒸的时候别用太多水,不然就变手冲啦。

下面开始技术总结

参考资料:

Cold Brew Coffee

https://coffee-brewing-methods/entity/cold-brew/

冰滴咖啡和冷萃咖啡的区别?- shao mark

Cold Brew Coffee is Not Rocket Science

https://ineedcoffee/cold-brew-coffee-is-not-rocket-science/

Is immesion cold brew or drip cold brew coffee right for you?

https://alternativebrewing.au/immersion-cold-brew-drip-cold-brew-coffee-right/

Cold Brew

https://kenziecoffee.au/pages/cold-brew

How to make cold bre coffee in a French press (step by step)

https://thewoodenskillet/cold-brew-coffee-french-press/

微信投稿、转载:188 0115 6061

杂志投稿:183 1024 1636

广告及其他合作:139 1067 0918

微信ID:CCMDAVIDP(仅限英语交流)

免费阅读处:157 1118 0985

(手机号码均与微信同号)

抢先阅读《Cafe Culture 啡言食语》 给你好看!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