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穿越皇帝”,为何禁止双字名,只能取单字?影响后世几百年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1-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03
导读

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现代中国人都没有名字,而只有姓名。直到一位“穿越皇帝”的出现,单字名才成了硬性规定,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会取单字,象征着尊贵,而双字名则被认为是低贱名字,会遭到嘲笑。可…

文/历史九点半

我们通常会问:“你的名字叫什么?”严格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是错误的,因为现代中国人都没有名字,而只有姓名。大家看身份证上,正确格式就是姓名。

古时中国,男女成年后,直呼对方姓名被认为是不礼貌的,因此出现了表字,日常称呼中会称对方的字而不直接称名。表字出现于商朝,周朝之后开始流行,一直到近代,大多数名人还会取字,但现代除了一些文化名人外,几乎很少人再取字了。

一般来说,取字有两种取法,一种是用象征品德、寓意美好的字,比如刘备字玄德,曹操字孟德;另一种字是对名的解释或是名的意义延伸,比如关羽字云长,孙权字仲谋;也有两者合一,比如张飞字翼德。

因为有表字,所以很多人名都是单字名,而表字是双字。东汉以前,人们取名是很随意的,虽然单字名很普遍,但并非硬性规定取名一定要取单字,比如嬴渠梁、蔺相如、司马相如、周亚夫、霍去病等,都是双字名。直到一位“穿越皇帝”的出现,单字名才成了硬性规定,但凡有点身份地位的人,都会取单字,象征着尊贵,而双字名则被认为是低贱名字,会遭到嘲笑。

这位“穿越皇帝”就是王莽。王莽篡汉建新朝后,为巩固统治,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有些政策在我们今天看来,都是十分先进的,和当时社会格格不入,因此王莽被封了个“穿越皇帝”的名号。

新朝虽然仅仅存在15年,但王莽的很多政策对后世影响深远,其中“禁二名”,用单字取名,就是王莽众多谕旨中的一个小政策,但却影响后世几百年。

《前汉书·匈奴传》记载:“时莽奏令中国不得有二名,因使使者以风(讽)单于,宜上书慕化,为一名,汉必加厚赏。单于从之。”可见,王莽从法律上确定了取单字名。王莽之所以禁止使用双字名,名义上是为恢复周礼,实际上还是为了强化统治,以古礼来束缚臣下。王莽所谓的恢复传统,其实是曲解了周礼,西汉之前所说的“二名”更多是指两个名字,而非两个字名字。

在王莽一朝,取单字名是硬性规定,很多之前双字名的纷纷改成单字名,而那些犯了罪的,还会给犯人恢复双字名,以示惩罚。比如王莽的长孙,原名叫王会宗,后改名王宗。王宗后来和舅舅欲图谋反叛,计划败露自杀。王莽下诏:“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剥夺其单字名,恢复双字名王会宗,以示名誉上的惩罚。

新朝的15年里,王公贵族都不能使用2个字名字,双字名被认为是底层人使用的低贱名字,因此,双字名马上就绝迹了。虽然新朝仅仅存在15年,但这一取名习惯却延续下来,整个东汉时期,都很少有人取双字名。因此大家看三国时期的人名,几乎还都是单字名,刘备、关羽、张飞、赵云、曹操、孙权、诸葛亮。而极少数的如戏志才、胡车儿等双字名是被人取笑的对象,比较类似于现在的父母,不是复姓却给孩子取4个字名字。

一直到了晋朝,天下大乱,礼制崩溃,双字名才开始多起来,隋唐之后双字名就更加多了,皇帝也大多都取双字名,比如李世民、赵匡胤,朱元璋等。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