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讲究一个字_“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66
导读

睡眠充足,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中医养生本质是“四时调神”,其实一天犹如一年,即朝者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 (3)冬季一方面人体代谢相对缓慢,消耗较少;另一方面,阳气内收,消化增强,故冬…

以肾为本,补肾养精 《黄帝内经》指出:“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所以补肾养精就是养“藏”之道。养“精”秘诀:①节欲保精(房事养生);②经络按摩(足少阴肾经、涌泉穴);③合理饮食(包括食补);④补肾操,叩齿、按摩耳廓、腹式呼吸、提肛。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保持精神宁静、安谧,尽量控制个人精神活动,最好能做到情绪含蓄而不外露,所谓“喜怒不形于色”。中医讲“心肾相交”,心火下潜补肾,肾水上蒸养心。所以宁心安神也能补肾。

睡眠充足,阳气潜藏,阴津蓄积 中医养生本质是“四时调神”,其实一天犹如一年,即朝者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所以“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可以理解为“白天养阳,晚上养阴”,睡眠充足就是养阴,就是补肾。

冬季滋补理由——“冬令进补,春天打虎” (1)人体经历了春、夏、秋三季,消耗了很多体力和能量,“透支”已到极顶,冬季急需进补。 (2)冬季进补,养精蓄锐,为来年的阳气生发储备物质条件。 (3)冬季一方面人体代谢相对缓慢,消耗较少;另一方面,阳气内收,消化增强,故冬季进补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季有哪些食补值得推荐

(1)阳虚:羊肉、狗肉、鸡肉等。 (2)气血亏虚:鹅肉、鸭肉、乌鸡等。 (3)阴虚燥热:枸杞子、红枣、木耳、黑芝麻、核桃肉等。 (4)脾虚:红枣、山药、生姜、茯苓、薏苡仁(米仁)等。 《黄帝内经》云:“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说明只有五脏六腑功能正常,肾精才会充足。由于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故补肾的同时尤其重视补脾。

本文及配图均为趣头条自媒体用户上传,不代表平台观点。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