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是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节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天然物质。也就是说既有合成添加剂,也有天然添加剂。不过天然添加剂和合成添加剂相比并不代表天然的就要更安全,它们都要接受检测,通过风险评估,获得批准按规范使用才能保障安全。
也许有人会想起曾经轰动全国的“三聚氰胺”毒奶粉事件,以及“苏丹红”、“吊白块”事件,让人们闻食品添加剂而色变,认为食品添加剂就是导致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的罪魁祸首。其实“三聚氰胺”、 “苏丹红”、“吊白块”等并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非法添加的非食用物质。
食品添加剂包括哪些呢?
✚
●
○
我国食品添加剂分类共22类,包括酸度调节剂、抗结剂、消泡剂、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胶基糖果中基础剂物质、着色剂、护色剂、乳化剂、酶制剂、增味剂、面粉处理剂、被膜剂、水分保持剂、营养强化剂、防腐剂、稳定剂和凝固剂、甜味剂、增稠剂、食品用香料、食品工业用加工助剂、其他等。这么多类别,可能大家最熟悉的是防腐剂,它是用来防止食品腐败变质、延长食品储存期的物质,比如酱油配料表中的苯甲酸钠、果酱配料表中的山梨酸钾。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意识越来越强,从心底里抵制食品添加剂,认为“纯天然”的食品才是最好的。 天然品不等于安全,合成品不等于有毒。其实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就离不开食品添加剂,古人早就使用了食品添加剂,如制作豆腐时使用的卤水(凝固剂)、蒸馒头时加入的碱(酸度调节剂),制作腊肉的亚硝酸盐(防腐剂、护色剂)等。
如今我们的食品消费模式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就近在各大超市或网购便可买到世界各地美食,美食经过长途运输到我们手中依然保持质量稳定,食品添加剂功不可没。
它的作用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满足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比如食用油中的抗氧化剂能够延缓变质、食盐中的抗结剂能防止结块、罐头中的防腐剂能够延长食品运输贮存期限;另一方面是满足我们对口味或营养的需求,比如说,冰激凌中的乳化剂、增稠剂能够改进口感,钙饼干里的营养强化剂能够提高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甜味剂可以替代糖,避免吃糖过多造成脂肪堆积,也可满足糖尿病患者对甜食的渴望。
总之,食品添加剂已深入我们的生活,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对人体健康没有害处,还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便利,也让我们的食物变得更丰富、更安全、更优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