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焦点踢掉医院,医保和供应商直接结算货款为什么蔓延!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46
导读

也就是说,成都市将在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环节中将医院踢出“群聊”,由医保直接与耗材企业结算货款。且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目的已经不单单是停留在耗材控费,医保的目光也更多的放到了更深层次的 结余留用环节…

探索建立高值耗材医保基金直付机制、重点推行医疗费用按病组分值付费,医保仍在不断推进……

为完善高耗管理机制,医保探索直接付款机制

近日, 成都市医保局发布了《关于贯彻落实国家省医改工作现场会有关会议精神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中表明将通过推行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县域医共体的发展以及创新医保管理的模式,对医药卫生体制进行改革。

首先,《方案》中提出要加强高值医用耗材的治理,完善高值医用耗材管理体制。“对基金支出影响大、价值高的医用耗材纳入医保实时在线监控系统。探索建立 高值耗材医保基金直付机制,完善耗材编码工作,统一耗材身份认证。”

也就是说,成都市将在高值医用耗材的采购环节中将医院踢出“群聊”,由医保直接与耗材企业结算货款。

事实上,高值医用耗材医保的直接结算的落地早有先例。

7月初, 云南省就发布了《加快推进医疗服务价格调整等改革任务分工的通知》。提出云南省全省公立医疗机构将探索高值耗材“一票制”,直接结算货款。

10月中旬, 江苏省发布文件称鼓励各地医保局,直接与耗材企业结算货款。截止到目前,南京市已经初步建立了专项结算平台,医保统一结算正在稳步推进。

11月初, 福建省泉州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医用耗材的医保统一支付工作已经完成。

11月中旬, 河北省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我国首个全省开展医保直接结算的省份落地。

就目前而言,医保“砍价”的模式已经从市级试点扩大到了省级实施,医保、医院、耗材供应商之间的“三角债”也越来越少。显然,促进医院主动控费、倒逼耗材降价,医保一直在行动。

节约成本、增加盈余,重点推行DRG付费系统

此外,在成都市的深化医改的工作中还重点提出,“要重点推行 住院医疗费用按病组分值付费,降低按项目付费比例,加快医保复合式支付体系建设。”

所谓按病组付费,即 DRG付费。医保提前按照该病种的付费标准预付给医院相应的费用,结余部分留作医院自用,超出部分由医院自行承担。

DRG付费之后,这样一来,医院自然会更加积极主动降低耗材的采购价格。而对于经销商而言,DRG付费之后耗材要想进入医院将难上加难。为了控制成本,医院一定会 “打好算盘算清账”。

10月23日,国家医保局就印发通知称 30个DRG付费试点城市要在 2020年将模拟运行, 2021年实际付费,并将全国推进。现阶段,浙江省已经作为第一个全省统一实行DRG付费的省份。11月,武汉74家医院也正式成为首批国家DRG付费试点单位。

雏形初显,耗材市场局势已定

总的来说,无论是高值耗材直接支付,还是DRG付费,都是在剑指挤压耗材虚高价格。且随着医保支付方式的改革,目的已经不单单是停留在耗材控费,医保的目光也更多的放到了更深层次的 结余留用环节。

而对于医械经销商而言,高值耗材直接结算和DRG付费实施后所带来的影响都是巨大的。在倒逼降价的基础上,对于耗材市场的监管更是非常严格。想要在寒冬中“活着”,属实不易!

来源:医疗器械经销商联盟

免责声明:本文著作权属原创者所有,不代表本微信号立场。我们转载此文出于传播更多资讯之目的,如涉著作权事宜请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