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头条陷入罗生门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3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50
导读

Wolfpack Research 在报告中表示,他们分析了趣头条平台上的5万多个广告,发现超过25%的广告流量都指向谭思亮拥有的未披露关联方,21%来自趣头条自己,其中份额排名前三位的均是与谭思亮有关…

创造最快上市记录的趣头条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从未缺少过争议,信息质量堪忧、广告屡出问题、网赚模式不可持续.....

最近趣头条又迎来了新的质疑,不过这次的质疑不是来自用户而是来自做空机构。

  • 关于趣头条的两个疑问

12月10日晚间,美国做空机构 Wolfpack Research 发布报告称趣头条存在数据造假的情况,随后趣头条股价遭重挫,盘中一度急跌超10%。

据了解这份沽空报告主要针对趣头条的财报,内容总体上可分为两个方面。

第一:财务造假,Wolfpack Research 称趣头条2018年的财报显示其全年营收为30.2亿,但是在他们翻查了趣头条所有子公司和附属实体的2018年国家工商总局备案文件之后发现,趣头条的实际营收只有24亿元。

Wolfpack Research 还在报告中表示在剔除趣头条主要运营VIE主体和其内部“广告代理”的详细信用报告后,趣头条在2018年的实际收入只有7.89亿元。

而且Wolfpack Research 还在报告中指出了具体的细节,“趣头条在2018年通过不存在的“广告客户预付款”记录在其内部广告代理上海点冠公司的账本上,创造了至少12.9亿元的虚假收入,然后该笔资金向趣头条的VIE运营主体上海基分有限公司作为预付费用。”

而实际上这两家公司没有任何现金往来,这一操作被质疑为左手倒右手,

如果7.89亿元才是趣头条2018年的真实营收的话,那趣头条在之前的报告中就有74%的营业收入涉及造假。

另外,Wolfpack Research 表示根据趣头条最新财报显示,截至2019年9月30日,趣头条持有的现金、现金等价物和短期投资总额为21.201亿元。

但实际上截至2019年第三季度末,趣头条只剩下大约4.58亿元的现金。按照趣头条目前的烧钱速度,这笔现金最多只能维持到12月初。

如报告中所述属实,那趣头条就涉嫌在财报中虚构了78%的现金。

第二,Wolfpack Research 认为趣头条董事长、CEO谭思亮涉嫌未披露关联交易。

Wolfpack Research 在报告中表示,他们分析了趣头条平台上的5万多个广告,发现超过25%的广告流量都指向谭思亮拥有的未披露关联方,21%来自趣头条自己,其中份额排名前三位的均是与谭思亮有关联的公司,淘集集份额排在第四。

此外 Wolfpack Research 还在报告中表示趣头条对用户私人数据的访问和控制达到了荒谬的程度。

趣头条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录制音频、访问摄像头、发起电话通话、发送文本消息、对外部存储器进行读写操作。

其实就算没有这篇报告,趣头条高管频繁离职、裁员、模式可持续性存疑的问题也是真实存在的,但这份报告总的来看不太接地气,或者说有的地方有些苍白。

比如淘集集,这部分收入可能不是持续性的,但要是说一开始就造假也不太可能,而关联交易确存在为没某些个人谋私利的可能,但是说是造假也不太符合实际。

趣头条在11日下午针对这份报告的回应中表示“该报告有严重错误,完全背离了基本事实,公司坚决否认数据造假等一系列毫无事实依据的指控,并强烈谴责Wolfpack Research这种发布虚假信息、歪曲事实的行为,目前趣头条正准备启动相关诉讼程序。”

  • 趣头条流年不利

实际上就算没有这份做空报告,趣头条近年来的运营状况也令人担忧。

根据第三季度财报显示趣头条营收为14.07亿,同比增长44%。表面上看这个成绩很不错,但是与2018年三季度520.3%的增速相比,下滑的可不是一星半点。

在利润方面,不出意外还是一如既往地亏损,在第三季度亏损了8.9亿,整体变化不大。

从业务结构上来看,趣头条的营收支柱一直是广告。

2018年第三季度广告业务取得了8.86亿的营收,占总营收的90%,到了今年三季度广告业务(含营销服务,但考虑到占比问题,营销的贡献可以忽略不计)的营收为13.81亿,占总营收的比重进一步提高达到了99%。

考虑到这是在整个广告行业遇冷的情况下取得的成绩,似乎还不错。但是与趣头条此前的成绩相比就有些魔幻了,在第三季度广告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了55.41%,但环比增长仅为1.02%。

这说明趣头条广告业务的增长已经陷入乏力。

而梳理趣头条上市后的五份财报也不难发现,唯一的变化只有广告业务的数字而已,对趣头条来说发展新业务已经是必须要做的事了。

其实趣头条在上市之前就已经做了一些新业务,比如在2017年把网赚的玩法复制到了印尼市场推出了新闻资讯应用 Kubik News,曾经一度积累了百万用户,但随后在2018年11月被关停。

在视频内容方面,趣头条推出了两款竖屏短视频产品“球球视频、趣多拍”;主做秀场直播的悠趣直播,在趣头条APP内有独立入口。

在电商方面,趣头条推出了巨省钱、萌推、实惠喵(类似花生日记),其中“巨省钱”已经停止更新,似乎是被放弃了,萌推在今年上半年一度在 App Store 上冲到了购物领域的前五。

趣头条也在其它领域做了尝试,在上线了贷款超市之后在今年9月又联合“马上消费金融”推出了一款互金产品“趣优借”。

不得不说趣头条选择的业务方向都没错,但似乎都错过了最佳入场时间点,最后的发展都与趣头条的期望相差甚大。

这些广告业务之外的营收也从2018年第三季度的9000万降到了今年第三季度的2000万。

不过趣头条的新业务也不是毫无进展,“米读”就取得了不错的发展。

2019年初,米读的日活数达到500万,3月超过600万,10月日活数超过800万,并宣布完成了由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CMC领投的1亿美元B轮融资。财报显示,目前米读的日营收已经达到了250万至300万。

而据比达咨询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中国移动阅读市场研究报告》显示,目前米读已经占据了9.5%的市场份额排在第四位,而这个成绩米读仅仅用了不到一年。

而一些网文领域的老牌巨头也已经跟随米读的脚步推出了“免费”的模式,其中阅文推出了“飞读”;连尚文学也推出了“连尚免费读书”;字节跳动推出了“番茄小说”。掌阅则选择跟米读合作,对米读开放了自己的版权库。

这也从侧面说明米读的免费模式已经得到了行业的认可。

但是尽管米读发展前景可观,网文领域的常见问题米读也没能规避掉。

米读在今年7月到10月被下架三个月的原因就是与晋江、番茄小说被北京市、上海市“扫黄打非”办公室、网信办、新闻出版和文化执法等部门查出存在传播网络淫秽色情出版物等问题。

总的来看,趣头条在业务方面最大的问题就是“青黄不接”,已经成熟的业务开始增长乏力,而米读等新业务还不足以成为下一个增长引擎。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