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人类有啥改不掉的臭毛病
对生活胡编乱扯肯定是其中之一
无论过去的地摊故事会
还是当今的新闻标题党
都少不了“闹市僻静厕所白日遇怪事”
“小区附近野路深夜闻哭声”
等离奇诡谲的故事
/张腾岳老师其实可以考虑下
转行做社会新闻记者/
尽管这种内容没啥营养
观看时吓人吓到内裤开线
看完后让人痛斥一派胡言
但如果再出现个类似文章
相信你的手指,依旧会诚实点开
它到底有啥奇怪魔力
让我们明知耸人听闻
却还脑陷其中无法自拔呢?
今天文字君就来跟你聊聊
那些年听过的神秘怪奇物语
这种特别像当代版《聊斋志异》
讲述着发生在身边生活
又夹杂灵异和犯罪的怪奇物语
有个统称,叫都市传说
自上世纪60年代末
这个概念诞生于美利坚后
便凭借“冷不丁敲你一闷棍”的神秘特质
长期霸占各国编剧的精神世界
一个特别经典的例子
就是生活在井盖下面的悲惨生物
——“下水道的鳄鱼”
虽然后来有人澄清
“下水道根本不适合巨型鳄鱼生存”
但这依旧无法阻挡广大美国人民
怀着颗猎奇又带点害怕的心
将“底层巨鳄”的吓人事迹四处传播
比如把它和当时的另一传奇
——“纽约白大麻”结合(实际并没有)
删减增改编出了沙雕之绝唱
——“那些年我们仍未知的下水道世界”
由“井盖冬天冒白烟”的常见现象
引发出一个震惊吓哭的事实
被人从马桶里丢弃的
大麻、婴儿和鳄鱼通通长大了
大麻瘾严重的孩子,一边抽烟
一边骑着嗑成白化病的鳄鱼
好似西部牛仔,在下水道里疯狂兜圈子
此后,“下水道鳄鱼”便成了大荧幕里
被虐到毫无尊严的常客反派
像是今年上映的灾难惊悚片
作死父女全程吊打无辜鳄鱼演员的《巨鳄风暴》
便掺杂了这一都市传说
/曾经风靡一时的《小鳄鱼爱洗澡》
也取材自“下水道鳄鱼”/
眼瞅着西方人搞得热火朝天
东方人也不甘落后
在岛国人民的拼命脑洞下
都市传说的发生场所
不仅局限于黑夜雨夜
不再只盯着阴暗潮湿肮脏偏僻的地方
开始朝着“东方人的普通日常”大踏步前进
故事画风也愈发始料未及,骇人听闻
疯狂电击着颅内的每个神经元
什么“高速路上极速狂奔的老婆婆”
“努力在厕所拉垫背的花子”
“想火遍全国的诅咒录像带”......
一时间如“鸡你太美”般,在日本遍地开花
为了给观众更逼真的感官体验
有的都市传说还增添了互动环节
类似于“我叫你一声你,敢答应吗”的操作
施害者和受害者之间不同的对话
会使得剧情走向不同
创意感up,紧张感up up
要命感up up up
毕竟谁也会不知道
好好走在马路上
那个突然问你“我漂亮吗”的女人
下一秒会掏出剪刀对你做点啥
这个裂口女都市传说
曾造成全日本的中小学生陷入极度恐慌
闹得最凶的地区
当地学校还一度被迫全面停课
有着如此大规模的群众基础
也就拍摄了后来的《裂口女》恐怖片
如果你拍电影不知道拍啥刺激?
甭问!问就是都市传说改编
作为地球大家庭的一员
我国自然也没法避开这波都市传说大潮
于是,就有了伴随一代中国人长大的“暗黑精神食粮”
有的直接照搬国外
将日本1980年代流行的“耳洞白线”
被父母来无差别复读
给女中学生的“变美之路”明着下绊子
有的只替换俩词儿
把美国经典都市传说“消失的搭车客”中
“搭便车”变“出租车”,“汽车旅馆”变“火葬场”
进而改造成的哥们的聊天谈资
有的不充分洗稿
同样的故事内核,用自己的话复述了遍
将日本“消失的蜜月新娘”
三下五除二编成“消失的购物女子”
有的深度本土化加工
将美国邮件传疯了的“电话亭针筒艾滋病”
结合当时社会新闻
瞎编成了某省农村艾滋病人
要么拿针头直接扎人
要么在公共场所暗中使坏
有时候都市传说与时俱进的速度
快到你做梦都想不到
随着这几年共享单车的大面积推广
“网吧座位针头”又改成“自行车坐垫针头”
进化为“艾滋坐垫2.0版”
有的坚持原创最重要的初心
按“5W1H”、一切皆为中国元素的原则
有鼻子有眼地把时间地点人物
事情的起承转合编了个遍
还有的颇具创新意识
把“1930年左右的中国近代史
1970年代开始应用的生物科学
和2010年代的爆款美食”混搭一起
风马牛地生造出一个
把所有人都当傻子的谣言
其实也有不少人一看到“日本”俩字就信了
不得不承认,在扯淡这方面
我国人民绝对没有拉低世界水平
都市传说之所以人人上瘾
就在于其跟渣男渣女一个德行
成天围绕着你打转
说些假中带真的劲爆骚话
不知你是否留意过
都市传说的起手式,一般为“无中生友”
不是“有个朋友跟我讲...”
就是“朋友的朋友经历过的真事儿”
至于到底是哪个朋友,则无从知晓
故事里提到的地点事件
基本上你也都能接触到
学校地标、家中路上、当地民俗......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都能给你营造出种
“发生在你身边真事儿”的错觉
接着再可劲儿地开脑洞
不断将日常的“真”和虚构的“假”
调制搅拌到最合适配比
就像肥瘦比三七开才美味的云吞一样
再反复添油加醋,直至生动劲爆
你懒得查证,也让你很难查证
最后只能在亦真亦假间反复横跳
学校在荒无人烟的郊区?
其前身估计是枪毙区、乱葬岗
校园内有间封闭的无人教室?
应该是天才学长失败想不开后的自杀现场
青岛下水道发现了流浪牧羊犬?
它百分百在谋划重返德军总部
若只是些单纯的小道消息、牛鬼蛇神
当个谈资也倒罢了
有些放炮不嫌声大的都市传说
往往包含会对我们可能造成威胁的内容
例如源自拉美,风靡华夏的割肾传说
/如果事先没有配型,偷来的肾除了爆炒腰花,一点用都没
要是直接移植到另一个人身上,简直就是找死/
以及不洗澡,拐小孩上瘾
全国各地流窜作案的拍花子老头
/这种迷药只存在于金庸小说中/
即便“睡觉时被做手术毫无知觉”
“老头出门总脏兮兮”有些惊悚悬疑
但“宁可信其有,不可其无”
于是,自己相信不说
还要抱着“守望相助”的心态
将都市传说光速传播开来
把“有焦虑同享”的人类繁衍铁律发挥到极致
正因其带有一定的警示教育性
告诉人这不能做,那不能干
都市传说也成了“治娃好帮手”
想出去疯玩?不怕被拍花子的割了肾?
想成宿吹电扇空调?不怕被吹成半身瘫痪?
想臭美打耳洞?不怕被抽走视神经?
为什么你要相信父母的话?
想想看375公交车吧
如果不是得到见多识广老太太的指点
小伙子还有活命的机会吗?(手动狗头)
总之,有都市传说不好
没有都市传说也不好
我们没有必要对它完全排斥
事实上,只要人类文明还在继续发展
它就不可能完全消失
在能查到真伪的情况下
我们完全能把它当成猎奇向的脑洞故事
毕竟不少都市传说的产生
并不是为了散播恐慌
往往只是供大家娱乐而已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字媒体微信账号
发送“怪奇谈”三字,就能收到链接
把这篇文章分享给你的朋友了哦~
从今往后你的日常笑料和表情包
都由文字君承包了!
快来撩我吧!
- 字媒体日刊之《据说文字君后天要当爷爷》-
策划丨小五郎
撰文丨朱赤墨
编辑&制图丨e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