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听要用“激素”就很害怕,谈之色变,担心变激素脸?担心成为满月脸,水牛背?那么真的是这样吗?
糖皮质激素是皮肤科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大家对激素的认识还存在许多误区,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该如何正确对待这一神秘又带有色彩的药物。
一、应用及分类
糖皮质激素在皮肤病中应用十分广泛,如湿疹、皮炎、急性荨麻疹、多形红斑、天疱疮、药疹、皮肌炎、红斑狼疮等。在皮肤病中主要应用其抗炎、抗过敏、免疫抑制作用达到治疗目的,临床上根据作用强度不同,可分为四级:超强效、强效、中效和弱效。
一般强效及超强效适合重度皮损初始治疗,如银屑病、扁平苔藓、斑秃等;中效适合特应性皮炎、湿疹、重症面部皮炎等皮炎初始治疗;弱效适合眼睑皮炎、轻度面部皮炎等初始治疗。
二、不良反应
有些患者 “谈激素色变”, 主要还是担心激素的不良反应,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应用激素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吧:
局部外用不良反应:外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引起局部皮肤萎缩、毛细血管扩张、紫癜、多毛、痤疮、毛囊炎、色素异常、局部感染机会增加等。一般而言,短期外用激素较少引起全身不良反应,但长期大面积使用也可能引发全身不良反应。
系统应用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系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相对较轻者有满月脸、向心性肥胖、萎缩纹、皮下出血、痤疮及多毛,严重者可诱发或加重糖尿病、高血压、白内障、感染、消化道黏膜损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骨质疏松等。
所以临床上我们治疗皮肤病往往都是小剂量的,只要在医生指导及密切监测下,较少出现以上副作用。
三、注意事项
①有些人把激素当成万能“膏”,哪里瘙痒、红肿、脱皮就往哪里“擦”。虽然有一些疾病使用糖皮质激素就立马见效,但是激素并不是万能的。激素对治疗病毒、细菌、真菌感染是无效的。像皮肤结核、体癣、足癣等感染性皮肤病,使用激素很可能掩盖病情,耽误治疗。
②在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过程中,如果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可导致原发病反复或病情加重,称为反跳现象。所以系统性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过程中,千万不要擅自停用激素,必须由医生制定减量及停药的方案,避免因擅自停药导致的病情反复及加重。
③特殊人群使用激素要特别留意。虽然局部外用的激素,比口服激素药更安全。然而,对于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来说,由于皮肤薄、代谢及排泄功能差,长期大面积应用也会全身吸收,产生系统不良反应。因此,这类人群宜选择弱效或软性激素。对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心衰等慢性疾病的老年患者,尤其不宜过多地使用。
总之,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对激素不能“滥用”也不必“畏用”,正确对待激素,才能将治疗作用最大化,不良反应最小化。
(编辑:阿瑶)
青叶健康特约作者: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皮肤科 张江林
图片来源:网络 侵删
关注@青叶健康,听医学专业人士为科普发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