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
17岁学霸查出直肠癌的消息引起了人们关注,
17岁高二学生,
成绩优异,是冲刺北京大学的苗子,
在没有家族病史的情况下,
突然被诊断出直肠癌。
医生痛心提醒:
17岁就得了直肠癌,
40岁的你还有什么理由不重视胃肠体检!
然而,
就在前段时间,
东阳61岁大叔做了这件事,侥幸逃过一劫。
如今,虽然人们肠镜检查的意识越来越强,
但依然有人悄悄发问,
今年30岁,肛门隐痛,肠镜得查吗?
羞羞,那岂不是要……
想想都脸红,做检查的是男医生,还是女医生?
胆小族,求无痛胃肠镜……
1
61岁大叔爱上“打饱嗝”,入院竟查出癌前病变!
医生:幸亏发现及时,再晚可能就要……
“嗝——”打饱嗝就是吃饱了吗?
如果单纯认为是吃饱了,那可就错大了,它还可能是疾病发出的危险信号。
本期医生
东阳市中医院| 消化内科 葛娅琳(副主任医师)
简介:葛娅琳,女,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浙江大学医学院,从事内科临床工作20年,曾赴浙医一院消化内科进修学习。擅长消化内科疾病诊治及内镜下各种治疗,如息肉摘除术,肠梗阻导管置入术,胃柿石切割术,内镜下早期肿瘤切除术等,曾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多篇。
两个月前,张先生就爱上了“打饱嗝”,随之而来的还有上腹隐痛,反反复复持续了两个月左右,虽然疼痛不剧能忍,但张先生始终放心不下。
为了一探究竟,张先生来到了市中医院。
没想到,这次入院也让张先生侥幸逃过一劫。
在医生的建议下,张先生进行了一系列检查,其中就包括肠镜。
检查发现,患者结肠多发肿物,升结肠、横结肠以及乙状结肠内均发现了息肉数枚。
而病理结果显示,这些息肉还存在不同程度的异型增生,其中,乙状结肠部息肉病理为重度异型增生、癌变,属于早期大肠癌。
很多人谈癌色变,被诊断为“早期大肠癌”还有救吗?
市中医院消化内科葛娅琳副主任医师介绍,大肠癌在发展过程中一般为小息肉、大息肉、不典型增生、癌等阶段。而绝大多数大肠癌是由大肠息肉发展而来的,如果能在内镜下行息肉完整切除,就能将癌症扼杀于摇篮之中。
张先生虽然已经是早期大肠癌,但因为发现及时,医生于肠镜下顺利完成了息肉的摘除术,基底切缘阴性,将肠癌扼杀在了“萌芽”阶段。
2
医生呼吁:莫等病了再检查,高危人群尤要注意!
再回顾17岁学霸查出直肠癌事件,据了解,患者约半年前开始出现肛门疼痛,随后是鲜红血便……
忽略了疾病的早期信号,尽管年仅17岁,却要面对残酷的现实。
为此,葛娅琳医生提醒,重视疾病的早期信号,不要等待中晚期症状严重才到医院确诊,错失最佳的治疗时机。
同时,医生指出,早期大肠癌和癌前病变可在内镜下完整切除,免去大型手术的创伤,如果早期诊断正确并及时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90%以上。
肠癌的6个信号
你是高危人群吗?
预防肠癌请记住这些
最后提醒,关于肠癌
切不可忽视而延误病情!
由于 直肠肿瘤早期症状较轻,偶有大便下血或夹有黏液,患者常常自以为是大肠“上火”或痔疮发作所致,口服或外用一些药物缓解症状,从而延误直肠癌的早期诊治,因此,肛门指诊对直肠下段肿瘤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肠癌大都是由良性的腺瘤恶变发展来的,腺瘤恶变大概需要5年以上的时间。如果体检时选择做一个肛肠指诊,除了能够预防和筛检肠癌,对较早发现肠癌意义很大。
随手转发,提醒一个是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