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刻关注着教育信息的爸妈们一定知道,当下的高考和课本改革, 古诗词在学科中占比是越来越重要了。
但古文是很难临时抱佛脚突击的,需要日积月累的输入和培养。但不幸的是,很多孩子都不喜欢古诗词,一读就犯困。背300遍也不过脑子,哪怕就是会背了,时间久了也会忘记,而且对古诗词的意思是一知半解。
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诗词读物,都是从内容含义、写作背景入手去解析,这首诗“高古”,那首诗“自然”,听起来非常玄奥、抽象,给人留下古诗词就应该高高在上,供人仰望崇拜的印象。
那如果,在“杜甫的悲与喜”这个章节里,会先问孩子:一个人喜悦时有哪些表现?K歌、跳舞、喝酒、忘乎所以、旅游……
接着读一读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那孩子们是不是会忍不住思考,他为什么这么高兴?安史之乱,战乱到底让他经历了什么?从此以后,他的诗歌都是喜悦的情绪吗?
是的,青榄君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一套横跨古今,打破传统诗词单篇单记的碎片化学习陋习,教孩子融会贯通,好看、好记、好理解的诗词创意学习的好书——《古诗词创意图解:诗词大发现》。
接着,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的世界”吧!
打破传统单篇诗词死记硬背
让孩子学诗词像生活一样自然
《诗词大发现》的作者 蒋军晶教书20多年,从不主张背诵古诗词。 但他却可以将书本中枯燥深奥的内容表达得浅显易懂,谁都能 一听就懂,一学就会。
要知道,可以把高深莫测的理论讲的充满故事性、趣味性和文学优美性的作者,那一定是拥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才能够做到的。
他自编的诗词课程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中小学古诗词全部打通,从一个知识点发散出相连的其他知识点,让原本碎片化的知识更立体更全面。所选的200多首古诗词覆盖中小学统编语文教材和中小学生必背古诗词。
由《送别》一首诗引出近10首,不同年代不同作者的经典古诗词:
2,以儿童的视角组织诗词主题,均是孩子容易接受,愿意尝试的。
孩子们肯定很好奇,诗词里的鸟,到底长啥样?
3,拒绝死记硬背,让孩子通过古诗词了解古代的文学、文化、生活,并以此反观反思自己的生活,提升文学、文化素养。
4,创意图解,无需长篇大论,让孩子学会用图表来总结、归纳。
一张图就可以讲清楚二十四节气和古代的交通工具:
诗词其实比我们想象的更有意思。这套有趣、有料、有态度的趣味诗词书,将会带领孩子走上一条非常棒的古诗词学习之旅。
《诗词大发现》共分三册,绝非单篇式的讲解和记诵,而是通过深度的观察和研究后, 通过独特而深入的角度,从新纵贯剖析中国古诗词的知识系统。
第一册,笔墨用图解的方式讲解了李白、杜甫、王安石和南宋著名诗人和词人的生平和代表作。
第二册,讲解了古诗中经常出现的主题,比如四季、柳树、舟船、大漠边塞、古诗里的数字以及颜色,从创新的角度解读古诗。
第三册,讲解古诗里经常出现的元素:楼台、水、月、鸟,以及背后的历史和思考,最后介绍了诗的历史演变和格律。
打破单篇割裂性学习
从死记硬背到融会贯通
死记硬背的孩子,在背诵时经常死在细节上,错那么一两个关键字而被扣分,比如古诗中有一个万能色“碧”,你发现没有,古诗中带“碧”字诗句非常多,比如“碧水东流至此回”,比如“江碧鸟逾白”,可是这些诗词中的“碧”字,经常会被孩子们错背成“绿”。
而造成这个原因的背后,正是 孩子没有对中国诗词有沉浸式的学习,对中国诗词库没有横向的系统的学习,只是就这首诗而在背,真的是在“死记硬背”。
文中带你全方位地解读一个“碧”字,让孩子彻底明白为什么古诗中这么多“碧”字——第一,这个字包含了七种颜色中的三种:绿、青、蓝,涵盖最广。第二,这个字不仅仅是色彩,也是一种心境与感情,这是其他字所不具备的。
不仅仅只是就这首诗,这个故事来解读这首诗,而是就诗词中的一个点, 纵贯连横地去讲解系统地知识点,让孩子知道“所以然”后,牢牢记住这个诗词背后地背景和历史知识,就再也不会犯背错某个字地错误了。
将质疑探索与创造性思维
运用到古诗词学习中
为了让孩子能深刻理解诗人和他的作品,不仅只是讲古人奉作权威圣贤般,只字不错的背诵, 更启迪孩子去挖掘、甚至质疑诗词中的某个知识点,从而引发对诗人和诗词更进一步的研究探索。
送别诗里为什么经常出现“柳”?
诗人们为什么喜欢赏月?
李白有一段时间写诗为什么总是写“愁”?
……
古人为什么会写那么多的楼?……
阅读本书,你不仅可以了解到李白的远游足迹、杜甫的人生悲喜、苏轼的志趣一生。
还可以了解到数字、花鸟、流水、建筑等重要意象在不同诗词中的变化。相比传统的背诵、注解,这本书更看重人的 思考力、发现力。
从儿童视角挑选话题
让孩子看得停不下来
蒋军晶作为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他与学生的联系更为密切,更能把握学生的学习特征、学习需求,直击家长和学生的痛点。
因而更善于 以儿童的视角来解读诗词,更受孩子们的欢迎。
通过游戏引出很多诗词,让孩子能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还能学习一些古代的 历史风俗、人文地理,拓展知识面。 例如有一章专门写了古代孩子是怎样玩的:
诗词中的孩子,大都生活在乡村。他们没有网络、电视,不知道大洲大洋,小朋友们都是玩什么游戏长大的呢?
这不,蒋老师总结出来了!
钓鱼:“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捉蟋蟀:“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剥莲蓬:“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学农活:“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古代的孩子玩得可开心了,他们的玩具根本不用花钱,就地取材,随便摘朵花,拔根草,敲块冰,就可以玩出很多花样。
蒋老师 通过游戏引出很多诗词,让你能对古诗词进行理解性的记忆,还能学习一些古代的历史风俗、人文地理,拓展知识面。
部编语文教材必背256首古诗文
多学科融合互动,拓宽孩子知识面
在《诗词大发现》中,出现了256首经典诗词,还 涵盖了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里的128首、《小学生必背古诗70首》,以及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里的经典诗词,可以让孩子从小学读到中学。
范围甚广,孩子不仅能读诗词修身养性,也可以减轻孩子学业上的负担,轻松应对考试中的古诗词。
而且书中把 每个诗人、每首诗的背后故事都有写清楚,包含了语文、地理、历史多学科互动,有利于拓宽孩子的知识面,全面提高孩子的综合能力。
从历史交替、地理变迁、文化民俗发展、名人古迹、相关传说故事等不同的侧面,综合勾勒出古诗词之美。
例如读了节气歌,知道了四时四季。
除此之外,《诗词大发现》中的编排青榄君也非常喜欢,它不是以往密密麻麻地堆砌文字,而是通过 创意图解,用图表的方式来呈现,帮助孩子学会在阅读中提炼有效信息,学会用图表归纳总结。 能激发起孩子探索的兴趣。
书中还大量使用了 地图、时间坐标、图表、图画清单等,用的文字少,但信息量大,而且更直观、清楚,在不知不觉中引发孩子的思考、探索,提升思考力、发现力,极具趣味性!
看这幅功能强大的苏轼人生时间轴轨图,苏轼生活的年代、去过的地方、诗词创作的背景都联系起来了。
再看这幅李白远游图,从这幅图,读者可以追寻李白的足迹,他游历了18个省市区,去过206个州县,旅程达5万公里,游览过60多条河,还有20多个湖潭,登过80多座山,原来李白有这么“浪”!
让我们带孩子沿着李白的足迹走一走,看看蜀道有多难?
去黄鹤楼感受下“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去庐山看看“疑是银河落九天”的庐山瀑布……
大半个中国尽收眼底,难怪说李白是“最浪的诗人”!
读完《诗词大发现》,孩子们一定觉得,历史故事和古诗词开始变得有趣了,感觉学习古诗,好像也没什么难度呢?
如此有趣的创意图解古诗图书,仅需75元!真的超值!感兴趣的家长一定要给孩子买一套哦!!!
部编本语文教材必背256首古诗文
打破单篇割裂性学习
《诗词大发现:古诗词创意图解》(全3册)
1
2
点击阅读原文,购买 《诗词大发现:古诗词创意图解》(全3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