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_遇到这4种不良夫妻沟通模式,放手是的方式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4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07
导读

萨提亚是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专家,在她看来, 夫妻沟通涉及到三个重要的要素:自己、爱人和情境。 第三种不良沟通模式是超理智沟通,这类型的沟通模式只关注情境不关注人,不管是自己还是爱人。这类型的沟通模式…

这样的婚姻

放手是最好的方式

在家庭关系里面,夫妻关系,永远都是第一位。中国家庭健康模式:夫妻第一,孩子第二 )因为没有夫妻关系,自然也就不存在亲子关系了。

曾经有一个来访者谈到:自己每天回到家,看见丈夫就一肚子气,总是忍不住吵架,吵着吵着两个人甚至会打起来。 两个人平常除了吵架,根本无话可说,这段婚姻还值得继续吗?

面对这个问题,著名儿童教育专家、犯罪心理学家 李玫瑾教授曾经说过:“婚姻是复杂的情感问题,有时候放手是最好的方式。”在她看来,“恋爱很容易,婚姻却需要选择。”

诚然,如果夫妻关系不好,那么将会毁坏整段婚姻关系,而受到影响的,就不仅仅是您和您的另一半, 你们的孩子,也无法幸免于难。

所以想要做到家庭和谐,夫妻关系才是核心。 那么夫妻关系的核心又是什么呢?那就是夫妻沟通,准确来说,应该是夫妻间的有效沟通。只有夫妻沟通顺畅,才能营造良好的家庭气氛。

然而在实际生活中,夫妻想要有效沟通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往往很容易发生沟通误解。例如妻子明明是想得到丈夫的疼爱,却硬生生把丈夫给骂走;又比如丈夫想要敞开心扉与妻子沟通,却使得妻子误会重重。

本来最亲密的两个人,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归根结底是不良的沟通模式导致的。

如果说,您或您的爱人处于下面4种不良沟通模式的话,那么很有可能会对你们的婚姻造成极具破坏力的影响。这或许就像李玫瑾教授所说的,放手才是最好的方式。

四种不良沟通模式

萨提亚是美国著名的家庭治疗专家,在她看来, 夫妻沟通涉及到三个重要的要素:自己、爱人和情境。而这三个要素处理不当,就会出现下面四种不良的沟通模式。

不良模式一:

指责型沟通(只关注自己)

第一种不良沟通模式就是指责型沟通,这种沟通模式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

“你从来没考虑过我的感受”

“都是你的错”

“你究竟怎么搞的”

“如果不是你,事情就不会这样”

……

使用指责型沟通模式的人,常常会忽略他人的感受,习惯攻击和批判他人,喜欢指责和埋怨,把所有的过错都怪罪到爱人头上。 而这种沟通方式,往往会使得问题在相互指责和埋怨中不了了之,并没有真正解决问题。

不良模式二:

讨好型沟通(只关注他人)

第二种不良沟通模式是讨好型沟通,这类型的沟通模式一般只关注他人。

“我知道我不该这样”

“我只想您开心”

“都是我的错”

“都是我拖累了您”

……

使用讨好型沟通模式的人,一般自我价值感都比较低,会把自己放在一个较低的位置上,过度和善、习惯道歉,然而这样只会造成自我压抑。 同时,这种沟通方式往往会使得问题被隐藏起来,表面上一团和气,但是等到爆发那一天,就会造成无可挽回的局面。

不良模式三:

超理智沟通(只关注情境)

第三种不良沟通模式是超理智沟通,这类型的沟通模式只关注情境不关注人,不管是自己还是爱人。

“相信科学”

“人要保持理智”

“道理是这样的”

“按照规定,你应该……”

……

使用超理智沟通模式的人,过度注重逻辑,忽略了作为人的价值和感受,只关心事情合不合理,有没有符合规定。 这种沟通方式,会使得爱人感受不到您的关心,也感受不到您的爱,会使得Ta离您越来越远,觉得您无情冷血。

不良模式四:

打岔型沟通(三者都不关注)

最后一种不良沟通模式就是打岔型沟通。这类型的沟通模式既不关注自己也不关注他人,更不关注情境,是属于一种三不关注的沟通方式。

“我们来聊点别的”

“想那么多干嘛”

“做人最重要是开心”

“我跟你说……”

……

使用打岔型沟通的人,喜欢通过“插嘴”或者转移话题的方式来减少冲突,减少对自身的压力。 这时候会忽略掉每个人的感受,也会忽略客观的情境,使得问题只是被逃避掉,而不是被真正解决。

合理的沟通模式

那怎么样的沟通模式,才是有效合理的呢?

萨提亚所倡导的,是一种称为 表里一致型的沟通模式。 这种沟通模式,是让“自己、他人和情境”三者和谐互动,属于一种合理且和谐的沟通模式。

(著名的萨提亚沟通模式)

如果夫妻之间的沟通能掌握这个模式,那么你们的婚姻也就会更幸福,而那所谓“消逝了的爱”,也能够得到重燃。

那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分析情景

要做到表里一致型的沟通,首先需要分析整个情境和氛围。您要意识到您所处的情境,以及需要解决什么问题。

举个简单的例子:

丈夫回到家不做家务,就瘫在沙发上。

就这件事来说,您希望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

是想把丈夫骂一顿发泄一下,还是说希望他能够一起帮忙做家务呢?

不同的问题对应不同的情境,自然对应着不同的沟通方式。 所以,先确立要解决的问题,这点很重要。

察觉他人感受

接下来,您需要察觉他人的感受,共情他人。这一步,是以他人为核心。我们还是以刚才丈夫回到家不做家务这件事来说。

您需要尝试察觉和理解丈夫为什么不去做家务,是因为累,还是说他觉得这不是他该干的事?还是没有人和他说这需要去做?或者他根本就不懂如何做家务?

这时候您需要去察觉和共情, 以您对爱人的了解,感受他的感受,思考他是怎么想的。

表达自己的需要

最后一步,回到自己身上。当您分析了情境,察觉了感受,最后一步就是提出自己的需要。

这个需要,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例如,您分析了情境之后,是希望丈夫多做家务,那么您提出的需要,也就是要让丈夫多做家务,这需要一致。

这时候,三步串联起来, 可以尝试这么表达:

看到丈夫回到家,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情境-问题)

您可以对丈夫说:

“老公,我知道您回到家里会很累,因为已经忙了一整天了,可能会有点辛苦、” (他人-感受)

“但是我也刚下班回来,也很累。接下来我想去煮饭给您吃,您可以帮我把那边的衣服扔进去洗衣机里洗了吗?” (自己-需求)

通过这样的方式,就可以以一种更加和谐的方式来沟通,使得夫妻沟通更和谐,夫妻关系也就更好了。

只需要做到这三步,您就能够把那四种不良的沟通模式,调整为合理的、和谐的夫妻沟通模式了。同时在这种一致性沟通中, 您会发现您越来越容易找到自己,也能找到您的爱人,因为您不再压抑,您也不用压抑爱人。

不过,夫妻能够进行良性沟通,只是家庭教育的第一步。事实上,家庭教育还有很多东西是需要注意的。

我们都知道, 为人父母是世界上最难的职业,却也是世界上最突如其来的职业。您可能没有接受过任何培训,就上岗就业了。不过没关系,现在免费培训的机会来了。

我们针对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容易出现的N大领域16个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解答,做成了一套培训内容。

就可以免费收听了。当您有疑问的时候,可以加小助手微信进去解答群,里面有着跟大家一样想成为好父母的家长,你们可以在里面交流经验、提出疑问,群内有专业的家庭教育导师和心理咨询师进行解答。

您准备好做一个好爸爸好妈妈了吗?

【限时福利】添加小助手入群做免费测试,测测自己和伴侣是什么沟通模式吧!

戳“阅读原文”免费收听家庭教育音频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