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装剧里特别是在一些清朝的电视剧里,我们对于官员头上戴的花翎都是非常熟悉的。花翎代表着一种荣誉和身份地位,那么在清朝名臣李鸿章头上所戴的三眼花翎,到底是个什么地位?到底有多贵重呢?
说起来李鸿章这个名字,大家第一印象可能并非是他所创立的功勋,反倒是他所签订的那30多个不平等条约,割让了我国很多的地方,赔偿12亿两白银。
在李鸿章所做出的那些功勋上,可能比不上晚清的其他名臣曾国藩左宗棠,但是在他身上却有这样的一个荣誉,是很多人都没有并且羡慕的,就是李鸿章头上的三眼花翎了。纵观整个清朝200多年的时间,仅仅有7个人获得了这样的一个花翎,那个李鸿章到底凭借什么能够获得这样的一个重视,而这个花翎到底有多贵重呢?
说起来花翎,在中国古代其实也是一个非常常见的东西了,象征着官员的权威。在中国古代,自从黄帝创造衣服,就开始根据官员的级别不同,给予他们服饰不同的图腾。而花翎这样一个东西,在明清朝的时候是特别常见的,达到级别比较高官员的时候,就有能够配戴花翎这样的一个权力了。
凡是6品以下侍卫所佩戴的是蓝翎,级别比较高的官员,可以佩戴的是双眼花翎,而李鸿章头上所戴的三眼花翎,就只有皇族之人以及能力比较高,受到重用的皇族才有资格获得,清朝历史里仅仅有7个人获得了,他们分别是傅恒,福康安,和琳,长龄,禧恩,李鸿章和徐桐,就连曾国藩也仅仅是获得了双眼花翎。
光绪20年的时候,那一天正好是慈禧太后的60岁大寿。当时朝廷下旨决定要殊恩特配,因此李鸿章就在这个契机佩戴了三眼花翎。随着曾国藩左宗棠先后在朝中的势力受到压制,后又先后病逝,李鸿章受到慈禧的看重,所以说整体的地位达到了一个顶峰。在自身70大寿的时候,甚至还有慈禧太后亲自为他赐寿。
曾经的刘体智在《异辞录》里说过,同光以来,每逢庆典,李文忠常的异数。紫缰三眼翎,本朝赐近支八分,今以当古之九锡,人臣所不能有。在这里李文忠说的就是李鸿章了,在这样的一个记载里面说明李鸿章当时的权宠,基本上已经空前绝后了。
但是实际上当时正是因为权势滔天,所以说他也是在1984年的中日甲午战争里面,得到自己的滑铁卢。自己新创办的北洋水师几乎全军覆没了,在这样的一场战争里面,李鸿章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而就在1894年9月17日,他被光绪皇帝下令拔去了三眼花翎的处罚,这就是李鸿章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重的最后结局了。
三眼花翎自古以来对于每一个大臣都是一个荣耀。在官场上,无非就是为了为国为民,能够获得更大的权力和肯定。这样的一个三眼花翎,几乎所有官员所努力的一个方向。但是实际上,能力要与荣誉所匹配,得到这样的荣誉之后,更是要小心,处处负责,在这样的一个高位就更容易被人逮到错处,摔得体无完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