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国产发动机“卡佛里”
今年印度正式宣布了国产飞机发动机“卡佛里”项目下马,这一动作标志着印度国产飞机发动机现阶段发展的彻底结束。“卡佛里”项目开始于1989年,印度原本打算8年完成该发动机的研制,但事实的命运却一波三折。在经历多次的暂停与重启之后,终于在今年该项目被最终裁掉,而相关的研究人员也受到印度政府的追责。
卡佛里发动机侧剖图
“卡佛里”项目起始于1989年,原隶属于印度DRDO的印度燃气涡轮研究院(GTRE)主导,是一款预装备“光辉”战机的印度国产的带加力涡扇发动机。然天不遂人愿,经历了将近20年的时间和将近百亿美元的投入后,该发动机在性能上仍然大幅落后于国外同等发动机,最终印度官方于2008年9月宣布“卡佛里”发动机项目从LCA整体项目中剥离。
卡佛里发动机正在接受测试
只不过峰回路转,随后印度与法国签订了关于“阵风”战机的百亿美元购买合同,在该合同中有法国帮助印度完善“卡佛里”项目的要求,在法国的帮助下,“卡佛罗”项目如火如荼的进行。但最终该发动机在LCA-Mark2战斗机竞标中输给了GE的F414发动机,这成为卡佛里下马的直接导火索。
原本打算装备卡佛里发动机的印度国产战机“光辉”
俄罗斯军事专家波里切夫认为,“卡佛里”发动机的失败显示的的不仅仅是印度航空工业的落后和失败,更是印度整个国家军工和工业体系的落后与失败。的确,航空发动机技术作为工业门类当中最高端的技术之一,世界上掌握其核心技术的国家屈指可数。一方面除了长期的研发应用经验之外,还要有强大而完善的工业基础,不间断的长期大规模资金投入和足够的耐心等等也是非常关键的。这恰恰是印度目前不具备的。
印度军方展示卡佛里发动机
因此在研制“卡佛里”的过程中,印度延续了一贯的拖拉风格,卡佛里令人瞠目的研制时间使其最终错过了自研“光辉”战机的装备。因此可以得出结论,航空发动机的制造是一方面,实际列装应用、不断改进才是最为重要、且不可或缺的阶段,但这都是“卡佛里”项目不所具备的。
卡佛里发动机全图
因此综合各种因素,可以认为卡佛里的失败是必然的。相比于美俄发动机的成功,印度的工业基础与之相比甚远,研制成功更是痴人说梦。至于科研设施,印度缺少相关的实验平台和技术人员,这同样是飞机发动机研发路上致命的残缺,所以说“卡佛里”项目的最终下马是命中注定的结局。
作者:fa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