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永超
敦煌地处古丝绸之路咽喉,其东南2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莫高窟。据史料记载,公元366年,僧人乐僔行至此地,见此地金光闪耀,如现万佛,故而在岩壁上开凿了第一个洞窟。隋唐时期,莫高窟的兴建达到鼎盛。宋元时期,随着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陆上丝绸之路逐渐废弃,莫高窟才逐渐停止了营建,进而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直到清末,随着西方探险队的到来,这里才重新被人注意,其中就包括著名画家张大千,他在抗战期间来到敦煌,耗尽家财,只为临摹壁画。通过他,国人才认识到敦煌艺术之美;然而,关于他"破坏敦煌壁画"的传闻却一直不绝于耳。
促成他此次敦煌之行的有两件事:他有一位叫严敬斋的朋友,曾在西北任职,期间多次去过敦煌,在得知张大千移居青城山后,特意前来探访,他建议张大千一定要去敦煌看看。还有一位叫李丁陇的画家,他专门带着一批从莫高窟临摹来的壁画,打算在成都办画展,张大千知道后,赶到装裱店,见画大赞妙不可言,在得知李丁陇孑然一身前往西北敦煌,临摹壁画达8个月之久后,更是感叹:"你吃了太多的苦,不过这苦吃得值得。"
1940年4月,张大千决心西去敦煌,不料行至半途,惊闻二哥已在重庆去世的消息,他心中悲痛,只好回到陪都奔丧。第二年春,张大千再次踏上西行之路。考虑到一路上匪患猖獗,敦煌又是军阀马步青的地盘,他就找到了蒋介石的亲信张群,请他给予帮助。经过一番交涉,张大千一行人平安到达敦煌。
到达敦煌后,张大千立刻全身心投入到临摹工作中。因为年代久远,自然的风化侵蚀加上人为的破坏,莫高窟壁画损坏严重。为了让所临壁画更加完备,张大千不惜重金,买了沙青、沙绿、赭红等颜料。在参考同时代壁画色彩样式的基础上,反复观摩分析,才敢下笔。每幅均手续繁复,大幅需要两个多月才能完成,小幅也要十数天。
早年的张大千,虽然也有过名山大川中登高涉险的写生经历,但在洞窟中临摹仍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有一些很小的洞窟,他只好卧着进去,临摹壁画底部时,要铺着羊毛毡趴在地上勾线着色,不到一小时,脖子和手背就酸的抬不起来,只好休息片刻,再继续临摹。
位于大西北的敦煌,夏天炎热,冬季则寒风刺骨,滴水成冰。来敦煌的第二年,张大千已经熟悉了当地的气候条件,决定在夏秋两季集中时间临摹一些大中型壁画,进入冬天后,就临摹小幅壁画。两年多过去了,张大千一行共临摹276幅画作。
1943年7月,张大千在兰州举办画展。同年11月,又相继在成都、重庆接连举办"张大千临摹敦煌画展" ,全国为之轰动,"前往参观人士,异常踊跃,莫不叹为观止。"
张大千此次敦煌之行,不但成为自己个人艺术生涯上的新突破,还极大唤醒了人们对祖国文化遗产的重视,引发了一波"敦煌热",一些人就是因为看到张大千临摹的壁画,才萌生了去敦煌的念头。比如,陈寅恪先生就曾评价:
敦煌学,今日文化学术研究之主流也。大千先生临摹北朝、唐、五代之壁画,介绍于世人,使得以窥见此国宝之一斑,其成绩固已超出以前研究之范围。何况其天才特具,虽是临摹之本,兼有创造之功,实能在吾民族艺术上,另辟一新境界。其为敦煌学领域中不朽之盛事,更无论矣。
不过,盛誉之下,也有负面声音,那就是张大千被指责损坏敦煌文物。这是怎么一回事呢?
在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期间,傅斯年、李济听说张大千破坏敦煌壁画,就给于右任写过信,要他阻止张大千对壁画的破坏:
张大千先生欲遍摹各朝代人之手迹,故先绘最上一层,绘后将其剥去,然后又绘再下一层,渐绘渐剥,冀得各代之画法。冯、郑二君认为张先生此举,对于古物之保存方法,未能计及。盖壁画剥去一层,即毁坏一层,对于张先生个人在艺术上之进展甚大,而对于整个之文化,则为一种无法补偿之损失,盼教育部及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从速去电制止。
此后,历史学家向达赴敦煌考察,在给友人的书信中,他描述道:"临画本是佳事,无可非议,而此辈对于壁画,任意勾勒,以便描摹,梯桌画架,即搁壁上,是否损及画面,毫不怜惜。并即以洞窟作为家人卧室,镇日上锁,观者裹足。而最令人愤恨者,为任意剥离壁画一举。千佛洞各窟,往往有为北魏隋唐原开、经五代宋元人重修者。画面偶尔剥落破损,原来面目,暴露一二。张氏酷嗜北魏隋唐,遂大刀阔斧,将上层砍去,而后人重修时,十九将原画划破,以使灰泥易于粘着。故上层砍去后,所得者仍不过残山剩水,有时并此残山剩水而亦无之者。如张氏所编三0二号窟,窟外经宋人重修,张氏将宋画剥去,现唐人所画二天王像,遂续将此窟门洞宋人所画一层毁去,下乃一无所有,而宋人画已破碎支离,不可收拾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夫千佛洞乃先民精神所聚,为中国艺术上之瑰宝,是国家所有,非地方个人所得而私。张氏何人,彼有何权,竟视千佛洞若私产,任意破坏,至于此极?此而可忍孰不可忍!"
此后,向达更是大声疾呼,保护敦煌壁画,可官方只是给张大千打去一封电报:"对于壁画,勿稍污损,免滋误会",以示"严重警告"。后来,这件事闹到了最高法院,因为证据不足,法院宣判张大千无罪。
张大千在物质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临摹敦煌壁画,对弘扬敦煌艺术做了突出贡献;也是为了临摹壁画,而任意损坏之。其中是非,还请您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