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的皇后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59
导读

让人难解的是,正史之中,却有很多皇后,也干了政,却被赞美。 如果说她打父亲算不孝,给妃子挖坑是不义,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就是不仁了。 只有这点东西了,连着我的嫁妆和儿子,都去卖了吧——实际上,她当皇后…

古来皇后,统率后宫,免不得争风吃醋,这也算是她的正业,无可厚非,且替后世留下无数轶闻趣事,使得作家编剧们有事可干,实在是善莫大焉。

然而,说到皇后干政,就很忌讳了。不过,让人难解的是,正史之中,却有很多皇后,也干了政,却被赞美。

比如,读《唐书》,长孙皇后议论的朝政还少吗?唐太宗气冲冲地回宫说要杀了魏征那个乡巴佬,不就是长孙皇后替他讨的保?

读《明史》,有人谣传和州参军郭景祥的儿子欲弑父,朱元璋便欲杀子。正是马皇后说,他就这么一个儿子,人死无法复生啊,还是调查一下吧?一查,果然是搞错了。清人评论,“帝前殿决事,或震怒,后伺帝还宫,辄随事微谏”。

可见,女人干政,也不是什么大事,干得好,还被视为贤内助,青史留名呢。

不过,今天要说的,却是一个又善妒又乱干政的皇后。

套用诸葛亮的话说——

我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从未见过)

她就是后唐庄宗李存勖的皇后刘氏。

《旧五代史》记载,“庄宗刘皇后,魏州成安人,家世寒微。太祖攻魏州,取成安,得后,时年五六岁。归晋阳宫,为太后侍者,教吹笙。及笄,姿色绝众,声伎亦所长。太后赐庄宗,为韩国夫人侍者。后诞皇子继岌,宠待日隆。”

有了皇子就有了靠山,她跟宫里一众女子争宠夺爱,不亦乐乎。吹牛讲,我娘家,那也是高门大户,万贯家财啊……可惜……兵荒马乱的……哎……唔唔唔……

哪料,一日,竟有一老头找上门来,说是她的老父亲。太监刘建丰与刘氏熟悉,看过之后,没错啊,就是他。

可这刘夫人却说,“妾去乡之时,妾父死于乱兵,是时环尸而哭。妾固无父,是何田舍翁诈伪及此”!

不认父亲就算了,偷偷给点钱让他回家去。可这刘氏,竟派人在宫门前将父亲海扁了一顿。

可怜的老头啊!生了只白眼母狼。

她母凭子贵,又手段狠毒,终于当上了皇后。

尽管很受庄宗宠爱,但不代表庄宗就在她一棵树上吊死了。他还有其他爱人。

于是,刘皇后处心积虑想要除掉这位妃子。那天,机会来了。

她正与庄宗闲聊之时,元行钦求见。

此人很受李存勖信任,当时正好妻子去世了。

庄宗便问,听说爱卿新遭丧妇之痛,是否打算再娶?

这本是两个男人间的寒暄,却被刘皇后横插一脚,指着那妃子说,皇上如此关心元行钦,不如干脆把这个赐给他当老婆吧。

庄宗却也不好拒绝,毕竟,大臣比妃子更重要,正是收买人心的好时候啊。

看元行钦傻了眼,刘皇后忙要他谢恩。

没过半个时辰,便急急地差了顶轿子,把她送到元行钦家去了、

为此,庄宗心疼不爽了好久。

如果说她打父亲算不孝,给妃子挖坑是不义,那么,接下来这件事,就是不仁了。

《旧五代史》载——

阙下诸军困乏,以至妻子饥殍,宰相请出内库表给,后将出妆具银盆两口、皇子满喜等三人,令鬻以赡军。

(饥荒)

《资治通鉴》写得更为详细——

说军粮不足,军心不稳,宰相率百官上书,说:今租庸已竭,内库有馀,诸军室家不能相保,傥不赈救,惧有离心。俟过凶年,其财复集。

意思是,从内库里拿些出来,等过了这一关,以后好日子还有得过。

李存勖觉得有道理,刘皇后却说——

吾夫妇君临万国,虽藉武功,亦由天命。命既在天,人如我何!

这话幸亏也就在官家传一传,真要传到民间去,还不翻了天了?百姓必给她一点教训,看看你的命,到底是天管着还是人管着。

宰相没办法,只得又召集群臣商议——

后属耳于屏风后,须臾,出妆具及三银盆、皇幼子三人于外曰:“人言宫中蓄积多,四方贡献随以给赐,所馀止此耳,请鬻以赡军!”宰相惶惧而退。

只有这点东西了,连着我的嫁妆和儿子,都去卖了吧——实际上,她当皇后之后,很多人找她帮忙,金银财宝,数不胜数,所以才有外人说她“蓄积多”。

(皇帝皇后 剧照)

有人看到这,也许会说,刘皇后的个性,乃因她出身贫困,所以更加小器。你看出身名门的长孙皇后,就不会这样啊。

其实这并没多少道理,否则,为何同样苦出身的马皇后,又深明大义呢?

如此不孝不仁不义的皇后,几千年历史也难得一见。

后来闹兵变,戏子皇帝李存勖死于非命,刘皇后逃往太原,被继位的李嗣源赐死。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