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测」关于山灵ME700旗舰圈铁耳塞的“安利”与“劝退”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82
导读

中高频部分的声音形体感都会比较丰满,线条感不那么强,高频器乐的结像没有受到大量混响的影响,且该有的细节和动态一概不少,而人声的部分则是比较醇美、磁性较强的那种,位置靠前、齿音削的比较干净,男女声均…

山灵,可以说是活跃在随身音频和传统音响领域中为数不多的“老”品牌,今年已经迎来了第31个年头,而这次周年纪念作品是以耳塞的形式来发布,并且根据官方的说法,ME700 作为山灵的圈铁旗舰,走的会是相对老派的韵味路线。山灵过去推出的耳塞产品,每一款我都很熟悉,尤其是上半年推出的 ME500,一直是千元价位我最推荐的耳塞之一,并且把 TWFK-30017 这个经典老型号调教得服服帖帖,与圈近乎完美地融为一体。而我早在五月份北京展就听过原型机的 ME700,相比 ME500 来说,就不那么保守而端庄,或许是把做 ME500 那会儿憋着的“浪劲儿”给释放了出来。

老规矩,先开箱,开箱部分的文字总是苍白的,这次的照片相信应该比较养眼和直观。

包装正面,烫金色的 31st 标志。

很荣幸,我开箱的这副 ME700 编号为 001,并没有任何 PY 关系,而是工作人员发货的时候随便选择的一副,人品相当不错了。

金属铭牌细节。

又是一个“疯狂送套”品牌,并且声音特性各有不同,包括偏人声/均衡/低频/声场的类型。

黑色皮质收纳包,开合方式与内部空间 ME500 白金款的那个相当,是我比较喜欢的硬质皮盒类型。

默认标配插头为 2.5 平衡,并附有转接到 3.5 单端、4.4 平衡的转接线。

ME700 使用的线材是来自台湾万隆的 6N 银箔丝线材,银箔丝相比普通银线来说可有效减少线材的集肤效应带来的失真,更多的细节大家可以移步山灵的官微和官博了解。

ME700 的面板为曜石黑打底,表面是类似大理石一样的白色纹路,配合上金色的山灵 LOGO,也有人给它起了个外号叫“黑金茶叶蛋”。

外观美不美是见仁见智的东西,但山灵在面板腔体的质感上还是下了功夫,光线的映衬下进一步让表面的高光与深沉的黑色拥有了强烈反差。另外就是在与腔体内侧接缝处的地方处理的非常平整光滑,完全没有任何打磨痕迹,许多看似漂亮的塞子,往往在这一环节上被判死刑。

ME700 的配置为一圈四铁,在动圈部分采用的是镀 24K 黄金的 PU 动圈,我已经很久没有在耳塞中看到蒸镀黄金的工艺了,当年的平头塞皇松下 HV100 就是采用的这种镀层方式,但那时候受制于技术,其实选择蒸镀黄金反而是因为工艺的限制,黄金是为数不多可以去蒸镀的材料,山灵在 2019 年选择镀金,或许真的是想要做出一些复古的声音来。

动铁部分是四颗定制单元,分别是两颗中高频和两颗高频复合单元,并且根据山灵的开发方向,这两款动铁单元会是比较宽松润泽的风格。

标题中提到了“安利”与“劝退”,说明了 ME700 并不是一款适合所有人的耳塞,在音色风格的表达上会比较有个性,而不再是像过去的几款老产品那样可以几乎定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口味。下文中会尽量不用比较长的篇幅把它的“偏科”展现出来。

安利部分

如果你喜欢港台老歌,比如张学友、张国荣、谭咏麟、钟镇涛、陈慧娴、彭佳慧、李圣杰等,那么 ME700 应该会是你的退烧之塞。他们那个年代的录音会有着一种音源自带的“模拟感”,纵使是用所谓数码声浓厚的机器去听,也能够感受到明显的不一样,比如那类似底噪、又和底噪不一样的“沙沙沙”的空间背景,比如混响偏多的 Live 现场,在听这类歌曲时,ME700 可以瞬间让你置入那个年代,仿佛回到我们第一次拿着本应该放英语录音、却塞入了周杰伦卡带的那台磁带机的时候,这个氛围真的非常接近,不同的是,ME700 在这个氛围的基础上有更好的声学特性,比如空间感、解析、密度等。

在三频风格上,ME700 在全频段的动态、两端延伸、中频的质感方面都做的比较平衡,低频的部分是肉感比较足、形体感略显肥厚、偏散的那种,凝聚力不高,在鼓声敲击之后的残响漫得非常开,烘托出比较浓郁的氛围感。

中高频部分的声音形体感都会比较丰满,线条感不那么强,高频器乐的结像没有受到大量混响的影响,且该有的细节和动态一概不少,而人声的部分则是比较醇美、磁性较强的那种,位置靠前、齿音削的比较干净,男女声均有着一定的毒性,不存在偏科的说法,声线原本就偏厚的嗓音会显得更加抓耳一些。

在空间感的表达上,ME700 在包围感与开阔感方面,更多的倾向于前者,声场虽然也有着一定的边际扩散感,但轮廓依然比较清晰,在脸部靠前的位置形成了一个规模不大不小的球形声场,总体上还是比较适合室内录制的流行、小编制曲目。

韵味方面,山灵在 ME700 上做到了他们承诺的,这确实是一款声音比较老派的耳塞,除了透明度有所牺牲外,层次感、两端延展、密度、细节等素质,倒是没有什么损失,拥有完全符合这个价位的水准。如果你忠爱年代稍久远一些的港台老歌、爵士、布鲁斯等曲目的话,这是一款可以放心盲狙的塞子,并且味道做的极好。除此之外,它的低频特性与动态表现,使得它在听一些电影原声时也非常有代入感,比如 Hans Zimmer 作曲的蝙蝠侠系列、星际穿越,Ramin Djawadi 的环太平洋《Pacific Rim》等的 OST 曲目,气势感非常强烈。

劝退部分

或许是因为镀金振膜本身的特性,我在用手机直推时感受到了接近驻波似的轰头感,声音也非常脏,这种脏并不是自然的混响带来的,而是有一种衰减不掉的、闷闷的余波。其实从声学角度来讲,蒸镀黄金并不是理想的材料,刚性不强、而且会让振膜变重,我个人猜测是手机这样的推力不足以让耳塞拥有充分的驱动、动圈也得不到最大化的冲程。

在和山灵 M6 与凯音 N6ii+E01 主板的搭配中,ME700 的氛围都是一个正常范围内的浓郁,在与我手头的IQOOPRO、三星 Note8 的搭配中,则是闷、轰、黏的感觉,这个反差极大,以至于我在听到直推下的 ME700 时一度以为会不会是单元出了问题,所以我并不推荐只有入门级播放器、甚至手机直推为主的用户入手这款耳塞。

另外,在市场主流调音往高透明度、高锐度方向走的今天,很多器材都弱化混响、拉高透明度与亮度,而 ME700 是一个与大方向背道而驰的塞子,作为一个入烧时就听着老派 MP3 搭配着夏普、松下、索尼等老平头塞听过来的用户,我个人可以从 ME700 上领会到那个年代的美感,但如果你的听音观是近两年才被定义下来,我不建议你盲狙这款声音浓郁、厚重的 ME700,有机会试听再考虑要不要下手。

结语

该安利的安利,该劝退的劝退,我希望 ME700 可以来到喜欢它、理解它的用户手上,适合有一定听音经验、明确自己风格需求的烧友,但话说回来,如果你批评这样的调音风格,也完全无可厚非,这是一款注重小众音乐性的表达、在“HIFI性”的追求上相比 ME500、甚至 ME200 来说都有点倒退的产物,但我也不知道山灵是出于何种的执念与倔强,非要往这个路子上走一步。

如何去类比一下山灵在周年纪念之际推出这么一款风格的 ME700呢,我想大概就像一个平日里研究着牛顿与高斯的老教授厌倦了科研,离开了大学校园,非要跑去小学里教算术,让这门课拥有了一股子老道的趣味。就像 ME700 的硬素质是挺好,但如果你买到手,我还是建议你试着去听听张学友好啦,这就是它的宿命所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