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罗斯武装力量《红星报》13日发布的信息图表显示,近一周内,西方加强了对俄罗斯边境的侦察飞行,先后有21架北约军机飞抵俄罗斯边境进行侦察。俄罗斯战机每次都进行战斗升空,对抵近的北约军机进行拦截和监视。
根据俄军通报,这21架北约军机在一周内密集靠近俄罗斯边境,这是以前所没有的。这些侦察机携带的电子设备和倾斜照相设备能够使其在俄罗斯国境外就对境内电子信号进行截获,对重要边防设施、防空军机场等进行拍照侦察。
图片:一架苏-27战斗机拦截美军RC-135电子侦察机,美军认为这种行为“不专业”。
虽然西方战机并未侵入俄罗斯领空,但是由于其主要在波罗的海附近活动,因此俄军战机按照战斗训练框架,进行了有效的拦截驱逐和贴近取证。据俄军通报,在这一周内,俄军先后48座机场完成了139架次战斗起飞,最大限度御敌于国门之外。
挪威国防军司令哈康·布伦-汉森曾经发表声明,这些侦察行动主要是美国所主导的,美国军机如此接近俄罗斯边界,这将挑起莫斯科也进行对等的威慑飞行,即派遣图-160、图-95等战略轰炸机在北欧附近活动。他对挪威位于俄罗斯和北约之间的潜在冲突区表示担忧。
图片:苏-27机舱内看到的前方飞行的北约大型军机,苏-27很容易将对方锁定。
美国一直标榜航行自由,其中也包括了空中飞行的自由。这其实是为其开展军事侦察寻找借口。随着现代侦察技术的提升,战略侦察机不再需要像当年U-2侦察机那样,要飞越整个苏联国土才能够拍摄到想要拍摄的间谍照片。
美军当前的电子侦察机,比如我们撞下来的EP-3侦察机等,只需要在国境线附近飞行,就能够截获境内的保密通讯和手机通讯。也就是虽然从该机的航迹上看其并未侵犯领空,但是机载电子手段却实际上进行了信息入侵!而照相侦察机也安装了倾斜式照相机,能够在远距离上拍摄边境基地的情况。
图片:已经与北约军机并列飞行的苏-27战斗机。
因此,各国纷纷建立防空识别区,一旦敌对方战机进入这个区域就进行拦截,让来犯侦察机不能够靠近海岸线,最大限度防止其进行电子窃听。
北方的波罗的海、巴伦支海等本身就是当年冷战美苏争霸中的主战场之一,这里充斥着侦察和拦截。最著名的就是“巴伦支海手术刀”的传说。
图片:苏-27第一次在北约面前露面就展现出强悍无比的“巴伦支海手术刀”。
1987年9月13日,巴伦支海上空,挪威空军的P-3B型反潜巡逻机,在苏联沿岸执行侦察任务时,遭遇一架苏联的新式战机,这架苏军战机第3次逼近P-3B时,从P-3B的右翼下方高速掠过,用垂直尾翼在P-3B的右侧的一号发动机上,像手术刀一般划开了一个大口子,P-3B差点坠毁,而苏联战机则因垂尾损坏很快返航。
这就是冷战时期著名的"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那架神秘的苏联战机,就是日后大名鼎鼎的苏-27,而这次冲突,被作为最著名的苏军空中撞击战例载入史册。
图片:“巴伦支海手术刀”事件中苏联飞行员的眼神让挪威机组人员不寒而栗,随之其果然施展出撞击战术。
此外,苏联时代还将擅自飞入军事禁区的两架韩国航班给击落了,展示了异常强悍的态度。即使是俄罗斯时代,随着北约东扩的步伐加剧,俄罗斯呀加强了西北方向的防空作战部署,主要以苏-27系列重型战斗机作为空中截击主力,其巨大的航程优势能够在较远距离上拦阻北约军机的靠近。
而对于俄军战机的拦截,美国每次都以俄军战机拦截“不专业”“威胁飞行安全”为由进行指责,而从来不说说自己为什么飞到别人家门口那么近的地方。对美国的职责,俄罗斯向来是从来不别当一回事,为了国家安全,继续加大对西方军机的拦截力度,甚至有一次一名俄罗斯飞行员驾驶苏-27战斗机靠近一架美制RC-135“铆钉”大型电子侦察机的机翼,让美国飞行员大惊失色。
图片:一架苏-27战斗机拦截美军B-1B超音速轰炸机。
不过,一周21架次北约军机靠近俄罗斯沿海,从数量上来看是很多了,引起了俄军的大拦截。虽然并未擦枪走火,但仍然证明了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对俄罗斯的窥视态度,是否还会出现“巴伦支海手术刀”那样的事件呢?这要看北约战机敢不敢越过那道国境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