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笠考黄埔军校为何改名?是信风水更是兄弟义气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4
导读

戴春风是在好友柴鹿鸣的鼓动之下来到了广州,他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考上,奈何黄埔军校第五期招生已经结束,第六期只预招一个团,报名人数很多,考试的难度可想而知。 戴春风和徐亮一同报考了黄埔军校,徐亮考上了,而戴…

戴笠考黄埔军校为何改名?是信风水更是兄弟义气

1926年初夏,广州司后街的宏兴客栈里,老板娘正在厉声数落一名戴着草帽的年轻男子:“如果今天不付饭钱和房钱,就将你的行李留下来抵押,明天马上走路,不许住在这里!”

那年轻男子说话带着浓重的浙江口音,和老板娘争论几句后,他尴尬得站在原地。世道艰难,小街小巷的旅馆之中日日上演这种场面,路人见怪不怪。这时候,一名瘦小的年轻人走了进来,立刻豪爽地拿出5元钱为那贫困的年轻人垫付了房钱。岂料那年轻竟然一个“谢”字都没说,转身走进自己房间之中。

老板娘收了钱自然不再刁难,路人说仗义相助的年轻人太傻,帮了一个丝毫不知感恩之人。

当晚10点多钟,那年轻人悄悄走到恩人的门前,上门道谢。

这个浙江男子,名为戴春风,帮助他的年轻人名为徐亮。戴春风不愿当众人面道谢,便是怕人说他寒碜,但在内心深处,他十分感激徐亮。徐亮和戴春风十分投缘,这一天晚上两人促膝长谈,发现和对方志同道合,很快成为莫逆之交。

戴春风向徐亮说了自己想要报考黄埔军校的意图,徐亮也正有此意。戴春风是在好友柴鹿鸣的鼓动之下来到了广州,他本以为自己可以轻松考上,奈何黄埔军校第五期招生已经结束,第六期只预招一个团,报名人数很多,考试的难度可想而知。

戴春风和徐亮一同报考了黄埔军校,徐亮考上了,而戴春风名落孙山。

戴春风面试之时得到了主考官的肯定,当时主考官问他为什么想要报考军校,戴笠的回答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话让主考官十分满意。

然而他的笔试成绩实在差强人意,在考试时,戴笠看到作文的题目是《试阐明三民主义为何能救中国》,他便知道自己没戏了。更何况数理化这几门课,戴春风根本没有在上学期间深入学习过,考试之时基本上一窍不通。

戴春风当时已经30多岁了,他都没有辞别母亲,拿了妻子的嫁妆下定决心来广州打拼,而这时候身上的钱已经用完,穷困潦倒,一事无成。徐亮看着戴春风贫困到只能去财政厅们亲喝粥,一两个月下来,他考试没考上,十分沮丧。徐亮鼓励他不要放弃,再次应考。正好黄埔军校为了安慰落榜考生,安排了一场补考,戴春风在好友的帮助之下继续备考。好在第二次考试他不但考上,而且名次很高。

在备考期间,戴春风一心弃旧图新,给自己改名为戴笠。戴笠为何给自己起这个名字,有两种说法。

  1. 戴笠这两个字《太平御览》之中的《风土记》——卿虽乘车我戴笠,后日相 逢下车揖;我虽步行卿乘马,后日相逢卿当下。意为君子之交,不应以贵贱为标准。宋朝诗人孔平仲《送张天觉》之中写道:“万事倏息如疾风,莫以乘车轻戴笠。”古人以“车笠之交”比喻不以贵贱而异的朋友。戴笠以这个名字告诫自己勿忘当初帮助过自己的徐亮和建议他报考黄埔军校、并且帮助他说服妻子的柴鹿鸣。
  2. 戴笠相信占卜之术,曾有一名算卦的告诉他他命中缺水,虽然有贵人之命,但有干枯之象。他取名为戴笠,字雨农,自是有水多之意。

无论出于怎样的原因,他如愿成为了黄埔军校的学生,虽然当时黄埔军校的学生大多数才20岁,戴笠已经30岁了,不过他还是赶上了黄埔军校的末班车,从此他的人生开始转变。

戴笠活了48年,30岁是他人生的分水岭,“戴笠”这个名字,仿佛真的给他带来了好运。在踏进黄埔军校的这一刻,戴笠一定是充满希望的。

他6岁时失去了父亲,母亲蓝氏辛辛苦苦将子女们拉扯长大,供他们上学。

14岁,成绩优异的戴笠考上了文溪高小,后又进入杭州省立第一中学。而仅仅入学一年,戴笠就因为顽劣被学校开除。深知母亲艰辛的戴笠不敢回家,在杭州流浪,奇遇胡宗南并成为好友。

后来稀里糊涂进了军队,又狼狈战败,被抓进了俘虏营。曾经穷到在街边乞讨,也因为一身豪气和杜月笙成了莫逆之交……

那么,戴笠又是在何种机缘之下,从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成为“盖世太保”,他在童年和少年时期,又经历过怎样不平凡的事情呢?

我们下回来说一说!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