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维豆
下班跟某同事一起去吃饭。
我打算去吃拉面,才38元一份,结果她看到菜单犹犹豫豫,跟我说她不太喜欢吃拉面,就走了,剩我一个人在那,太丢人了。
就知道唉,穷是原罪啊!
放心,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我当然屏蔽了她,嘻嘻~
下班跟某同事一起去吃饭。
我打算去吃拉面,才38元一份,结果她看到菜单犹犹豫豫,跟我说她不太喜欢吃拉面,就走了,剩我一个人在那,太丢人了。
就知道唉,穷是原罪啊!
放心,为了保护她的自尊心,我当然屏蔽了她,嘻嘻~
这是我昨晚刷朋友圈时看到一个女生发的。
看完引起极度不适。
不是很理解这种操作。
打着“高尚”的幌子,背地里把别人的痛处当作笑话,还暗戳戳地显出自己的优越感,不知道这样的人是假正经,还是真缺德。
当然,贬低别人成瘾的话,一定不会放过任何可以在朋友圈“作秀”的机会。
与其跟这样的人打交道,还不如直接屏蔽,500次都不为过。
实力比不上
嘴上“口吐芬芳”
我刚工作的时候,用第一个月的工资给我妈妈买了一件外套。我妈穿身上试来试去特别高兴,还在镜子前转了几圈。
看到我妈开心我也超级幸福。
正好这时候,我邻居一个婶子来我家借东西,看见我妈身上穿的新衣服,用手摸了摸,我以为她会说些赞美的话,谁知来了句:
“这件衣服你穿着有些老气了,这摸着质量也差劲得很,你闺女是不是觉得你好忽悠,给你在地摊上买的。我闺女去年给我买的大衣好几千呢,说是外国的大牌子……”
语气里带着不屑和讥讽。
我看着我妈脸上的笑瞬间消失,气得直接回怼:“婶儿,你闺女这么有钱,你家欠我们的2万块钱让她帮着赶快还了吧!”
一说还钱,噎得她说不出话来,绿着脸离开了我家。
我妈说我不懂事,我说跟这样的人不必懂事。
邻居婶子不止一次这样了,本来是特高兴的事,每次都要来插上一刀,不添堵万万做不到。
考大学的时候,说我不如她闺女考得好,报个不好的大学还不如不上;
找工作的时候,说我的工作没前途,不如她闺女找个好工作;
就连找对象,她都比我妈上心,每次回家都要问,顺带炫耀一下她家准女婿;
……
考大学的时候,说我不如她闺女考得好,报个不好的大学还不如不上;
找工作的时候,说我的工作没前途,不如她闺女找个好工作;
就连找对象,她都比我妈上心,每次回家都要问,顺带炫耀一下她家准女婿;
……
比比比,什么都要比。
心累。心力交瘁。心如死灰。
生活中像这样的人不在少数,总是过分“关心”别人,实力比不上,说话一定“口吐芬芳”。
弄的自己不乐意,还容易得罪人。
其实,为了给自己的人生做减法,不会说话,真的可以选择不说或者少说。
如果说出的话像下刀子一样生生地扎在别人心上,我劝你还是闭嘴。
别拿自己所谓的标准去评判别人的幸福。
在别人喜极而泣时, 请保持最基本的善意,不要做他人幸福的粉碎机,安安静静做个观众就挺好。
生活需要体面
说话也是
我们部门十一假期后来了一个新同事,她很热情,为了尽快融入这个集体,会时不时地带一些小零食给大家。
有次她请假回家,又带了一些特产给公司的同事。
月末大家都比较忙,有的同事可能只顾着手上的工作,没太在意她分发的小零食,以至于很少人回应。
只有个别同事说了声“谢谢”。
但这个小姑娘丝毫没有介意,继续发零食。
最后,到我们主编的时候,忽然听到我们主编说:“呀彤彤,我最爱吃这个了,还有种辣辣的味道,你怎么是这么可爱又贴心的一个小宝贝!”
忽然间,觉得主编好棒啊。
当我们习惯于别人的馈赠,疏于对待这份心意时,主编的回应顿时把刚刚小姑娘内心的胆怯打消掉,给了她最有力的支持。
不得不说,说话这门课,我想考满分,还任重道远。
如何说?如何对待别人的回应?如何让双方都体面?
它可能只需要一句简单的话,一个不经意的小动作,或者简短的几个字。
但我们很多人还都做不到。
所以,能够让很多人敬佩的人一定有他的特别之处。
知乎上有个话题:你见过情商最高的行为是什么?
网友@类人小猿讲了她偶像五月天的故事:
今天去看了五月天的演唱会。
现场气氛超燃,唱完最后一曲,大家齐声呐喊“加班”。
可能被大家的热情带动了,五月天又唱了《我不愿让你一个人》和《突然好想你》。
接着带来了一首《倔强》,《倔强》唱一半,阿信说了一段话,觉得情商超高。
他说:“我在舞台上处于黑暗之处,发现有一个荧光棒很特别和你们的都不一样。”
大家面面相觑。
他接着说:“那个荧光棒是红色的,一直没有变色。”
大家环顾四周,试图找出那个荧光棒。
阿信接着说:“我定睛一看,才发现那个是指挥棒(现场安保人员拿的那种)。”
大家都笑了。
他说:
“我不确定他们愿不愿意陪我加班。
天气这么冷,感谢这些安保人员,谢谢他们在这个地方陪着五月天。
希望他们赶快回家一个热水澡。”
这样一个细节,这样一段话,阿信就值得那么多人喜欢,五月天就值得那么多人喜欢。
体面的人,做的一定都是体面事。
即使自己正处在高光时刻,还是不会忘那些默默站在暗处为自己付出的人。
最好的对话,七分熟
严歌苓的小说《妈阁是座城》里,有这样一段对话:
梅晓鸥问段凯文:“听说段总是清华毕业的?”
段凯文说:“我上大学那时候,比现在好考。”
严歌苓在书中这样解释:
这又是段凯文的不同寻常之处,讲话讲七分,不讲满,调子比一般人低半度,低得你舒服,再低就会假。
说话的姿态不论高低,只要让人觉得舒服,听的人心情自然甘之如饴。
若是非要以自己的所得来跟不如自己的人比较,听的人嘴上虽不说,时间久了,心里一定也会不舒服。
比如:
90斤的女生天天在120斤的女生面前说自己太胖;
一个月薪2万的人天天在月薪5000的人面前说挣得太少;
……
90斤的女生天天在120斤的女生面前说自己太胖;
一个月薪2万的人天天在月薪5000的人面前说挣得太少;
……
因为有了不如自己的一些人的衬托,自己说的话才更能让那些人强烈感到他们与自己的差距。
这样来的优越感仿佛更能让自己满足。
殊不知,这时候的两拨人开心和难过都变得更鲜明。
开心的更开心,难过的更难过。
其实,作为一个成年人,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经历,如果不能保护别人的自尊心,你能做的就是不要拆穿,不要对比,不要往人家伤口上撒盐。
话说七分,就够了。
往前进一步嫌多,往后退一步又不够。
给自己留了空间,也给他人留了余地,何乐而不为!
有一句话说得好:
我和不同的人交往时,表现是不一样的。不是因为我虚伪,而是因为我和不同的人交往的时候,有不同的舒适区。
作家戴愫在《微交谈》一书中,解释“舒适区”的含义:
舒适区,是我内心自己喜欢的那个真自我和你喜欢的那个假自我之间的交集。
也就是说,交集中的这个行为,不违背我的价值底线,同时,让你也开心。
舒适区,是我内心自己喜欢的那个真自我和你喜欢的那个假自我之间的交集。
也就是说,交集中的这个行为,不违背我的价值底线,同时,让你也开心。
所以说,说话的质量一定在某些方面决定你社交的质量。
就拿微信聊天来说,多一个字和少一个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
比如:
好 = 我同意了
好哒 / 好嘞 / 好的 = 我高兴地同意了
嗯 = 我知道了
嗯嗯 = 我高兴地知道了
好 = 我同意了
好哒 / 好嘞 / 好的 = 我高兴地同意了
嗯 = 我知道了
嗯嗯 = 我高兴地知道了
就一字之差,文字表达出来的情绪就不同。
诸如此类,《微交谈》一书里给出很多社交的方法,我觉得特别实用。看完这本书之后,也懂得了更多说话带来的优势。
这个世界节奏很快,越能第一时间把自己最美好的一面展示给别人,越会受到别人的青睐。
正如电影《刺猬的优雅》有一则高赞影评: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人,他未必是恋人,可能是任何人。
横亘身份与地位的外在条件,跨越看似不可丈量的距离,在偌大的世界里,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我们都是孤独的刺猬,只有频率相同的人才能看见彼此内心深处不为人知的优雅,我相信这世上一定有一个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人,他未必是恋人,可能是任何人。
横亘身份与地位的外在条件,跨越看似不可丈量的距离,在偌大的世界里,我们会因为这份珍贵的懂得而不再孤独。
而说话本身就应该是一件有温度而不孤独的事。
不喜欢,请不要伤害;
不了解,请不要随意指指点点;
不能好好说话,请让自己的嘴巴按下静音键!
做一个合格的成年人!
文末点个「在看」,与大家共勉。
-作者-
维豆,十点原创作者,好好吃饭好好睡觉的打字机。本文首发于十点读书会(ID:sdclass),新女性成长文化平台,和300万小伙伴一起陪伴学习,向上成长,转载请联系授权。
编辑:维豆
▼
▼
☟戳这里, 海量好书免费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