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宜昌夷陵区黄花乡南边村,施工工人们正在对宜巴高速公路施工。为方便施工,工人们在附近的小山坡上特意挖了一个施工坑。没想到的是,一场大雨过后,施工坑却被大雨冲刷出了多具尸骸,令所有的人都非常震惊。随后,施工队的负责人立即将这一情况上报给了有关部门。专家赶到现场后,进行了仔细勘察。最后得出结论,这些尸骸全是军人尸骸,他们都是在抗战时期牺牲的革命英烈。
抗日战争期间,南边村一带曾是一处野战医院。很多伤兵在医院逝世后就埋葬在了附近的山坡上。山坡山本是有很多墓碑的,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墓碑都不知所踪了。
而这些牺牲的士兵都是国民党第75军预备第四师的士兵,师长是傅正模。1940年6月,日军占领宜昌,国军第75军预备第四师奉命进驻黄花乡,并在附近河边的一块平地上设立了战时医院。黄花乡的位置非常重要,如果黄花乡失守,日军将有机会攻入四川。因此,第75军此次的任务无疑非常艰巨。
从1941年开始,第75军预备军便与敌人展开了激烈的交战。当时由于兵力悬殊巨大,第75军伤亡十分惨重。更糟糕的是,日军早早封锁了第75军的运输线路,导致军队只能秘密运输。在这一过程中,因医药不能及时到达,而且医药数量有限,很多伤兵都不治身亡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野战医院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埋葬很多牺牲士兵的遗体。一开始,还可以一个坑埋葬一名伤兵,但后来随着战斗的进行,牺牲人数越来越多,而医院又缺人手,只能几个人埋葬在一个坑中或者十几个人埋葬在一起。另外,长眠于此处的除了在战场上牺牲的士兵外,还有很多为前线运输生活物质和武器弹药的民夫。
根据第75军的战斗日志可以得知,牺牲在黄花乡的士兵多达3000人。师长后来在带领剩下的战士撤离时,曾在山坡上树立了一块石碑,并刻上了“不成功,便成仁”6个大字,只可惜这块石碑也已不见踪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