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那年秋天,省市艺术家受邀去乾佑河边的县上做客。县上的接待规格极高,几大套班子都来了,领导轮流致辞。每个人都不约而同说,欢迎贾平凹等尊贵的客人。当时,方英文、陈彦我们几个就戏称自己是等一等二等三,颇有点被省略后的落寞。日子一长,见的多了,大家就习惯了,习惯了老贾一出现就前呼后拥,习惯了走在他身后享受等们的待遇,习惯了当太阳光芒下的向日葵。老贾的名气太大了,大得你只有身临其境才能感受到。即便是你睁着眼睛说瞎话,也无法在心里否认这一无奈的现实。
我常常给朋友们说,从商山四皓到贾平凹,商洛文化的脉气才接上了。像他这样在文坛驰骋数十年的矮小的巨人,商洛100年也出不了第二个。和他生长在同一个时代又是搞同一样的工作,你注定就是不幸的。
你想写散文吗?人家把商州的山地写遍,早就收到了中学课本中,还得了全国最高奖;你想写随笔吗?人家几年前就是一个"小豆腐块"南方卖几千元;你想写小说吗?短篇、中篇、长篇,人家长枪短棒哪个没整得江湖大乱狼烟四起,连口口口都敢画,奖也几乎拿完了;你想写字画画吗?人家的字价又涨了,还得熟人引荐才给写,画你给多少钱人家还舍不得卖……你就是努断肠子,恐怕也难以与他比肩。
不过,话又说回来,和老贾生在一个时代也是幸运的。老贾的成功也给了山里人信心,你不必太自卑,只要肯用功,谁都有像他一样的成功机会。作为他的乡党,看着他写家乡的作品长大,肯定能看出点门道,起点自然就站得高些,弯路就自然走得少些。后来外面炒得很热的所谓商洛作家群也是在老贾的无声影响下,渐渐成了气候的。
(二)
故乡人对老贾的感情是爱恨交加的。爱他这张商洛的金名片,是因为他让人出了门,容易介绍自己,一说我们是贾平凹故乡商州人,别人就立马会露出笑容,连连说你们那儿美呀出名人呀!说几个调侃老贾的细节,马上就成了熟人。老贾让故乡人脸上有光。恨他的理由也多,他的作品里写了好多故乡人不想让外人知道的陋习,外头人看着新鲜家乡人觉着扫脸。还有几丝不好明说的眼气人家而生出的酸溜溜的妒嫉情绪。
老贾是一棵大树,根扎在丹江河边,枝繁叶茂,成了树精。大树下边无小草,脉气让他拔完不说,阳光也让他遮盖光了。如同离太阳太近会烤死人远点却能感受温暖一样,名人没法克隆,阴影也得理智面对。不向名人借光也不怕阴影,才能自己也长成大树。
(三)
猪年猪涨价了,能请你吃猪肉说明对你相当尊重。夏天的时候,故乡的文学又多了一个茅盾文学奖得主。有趣的是陈彦得奖的年龄和当年老贾《秦腔》得奖的年龄都是五十六岁,陈彦从当年的名人后的等成了等前的第二人,用一部叫做《主角》的小说让自己成了主角。尽管我调侃说,得奖让人高兴,没得也不必沮丧。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四大名著一个也没有得过朝廷奖。依然千古流传。好作品能得奖,没得的也不一定不是好作品。好好去写,自己高兴就好…可得奖就能浪得大名却是不争的事实。
秋尽冬来时,又有王卫民和黄朴的中篇小说得了柳青奖,研讨柳青精神前两个发言的是贾平凹,陈彦。就连茅奖颁奖也是贾颁给陈,北京那么大的地方似乎成了故乡的大礼堂。
前些日子当五届柳青奖评委,在长安之夜的颁奖晚会感受文学的荣光,听得奖者感言,美女簇拥幸福满满。.心里也不由得激动:得奖好呀,成名人更美。怪不得张爱玲说成名要趁早,太迟就体味不出那种名人的愉悦了。
我曾经给一个领导发过这样的信息:领导同志,我是商洛作协主席鱼在洋,你们搞的我和祖国征文,我们精心组织作品,竞颗粒无收,有的地市七八个,商洛出了两个茅奖,水平还是有的,要是老这样搞,商洛不陪跑了.请领导关注一下市区平衡,否则下边没法工作。领导有水平,立马处理了,可木已成舟,只是发发牢骚罢了。之所以我有如此底气,一不是为自己争私利,二是咱们的作家群太厉害了,茅奖一下就弄了两个,咱们有名人,有实力,有底气,才能胆正。
“得了两个茅奖,水平还是有的”,这话有点张狂,以后少说为妙。咱身边有了名人,不等于咱就成了名人。咱只是等后面的沉默大多数,也叫吃瓜群众,小心驶得万年船。
(四)
贾老前几天在李育善的长篇散文《走过丹江》研讨会上说,鱼在洋,芦芙荭就是商洛文坛的柱子,虽然有时看不见,却一定要撑得住杆子......这也是现场发挥,我俩在场而已。柱子多了,好比某某等,不可当真。只是名人说了,自然是名言了。听着脸上装平静,心里还是很受活的。
贾老又说,南阳和商洛两个作家群全国闻名,又离得这么近,不知是水土问题,还是文化积淀,值得好好研究挖掘。
老鱼觉得主要是出了名人带动和影响的结果。棣花人不是说吗,我这儿像平凹这样能写的一抓一大把呢。本来贫穷就容易生长想像力,又有身边人走出去扬名立万,本来就爱一个耍猴都耍猴,谁不想看样学样?
三五成群的大小名人一亮相,就成了所谓的作家群。像一群羊,领头羊是大名人,后面跟着一群咩啊叫着的等们,说不定里头就有如陈彦一样能站上高峰的小羊呢。
名人也是人,也是一天天成名的,也是在更大名人的阴影下走出来,站上高峰的。老贾没成名时最爱引用契柯夫的话给自己打气,大狗要叫,小狗也要叫。小狗不因自己的渺小而羞愧。的确,我们这些小狗还是要用劲叫的,没有我们站在名人身后当等们,世界将何等寂寞,没有深水,哪来大鱼?没有小狗,大狗何以成名?
来源:鱼在洋说,版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