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京东公布双12垂直领域战报,数据显示截至当天23:59分,营养保健领域店铺成交额最高竟是一款名为艾沐茵的“延寿药”。以基因港(GeneHabor)为代表的国产“延寿药”艾沐茵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从双11至今,已两度蝉联电商节日的冠军,力压Swisse、Movefree、汤臣倍健等国内外知名大牌。
名不见经传的艾沐茵大卖,突然抢占视野,不免令人疑问:在普通人未曾触及的过去,该“延寿药”究竟做了哪些蓄力准备,让其在双11、双12一鸣惊人?“延寿药”管用吗,是智商税还是黑科技?
“延寿药”是什么?
支撑基因港在京东双12造神的,是其主打的“延寿药”艾沐茵,该产品核心物质为哈佛背书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艾沐茵是否有效与该物质直接相关。
2013年,哈佛医学院David Sinclair(大卫·辛克莱)教授在Cell上发表研究报告:通过给相当于人类80岁的老年实验组补充β-烟酰胺单核苷酸,逆转了其线粒体功能衰老至人类约20岁水平。2017年,哈佛科学家再次发现,补充该物质能够抵御并修复因化学药物或辐射等造成的DNA损伤。后续哈佛教授跟进研究中表示,该物质能提升老年实验组56%-80%的运动能力,最大程度地延长实验组30%的寿命。
辛克莱教授在实验室
基于一系列研究突破,辛克莱被美国《时代》杂志评选为“全球最有影响力100人”,美国NASA也展开了与哈佛辛克莱的合作,希望通过β-烟酰胺单核苷酸来帮助宇航员抵御太空辐射,修复损伤的DNA。
不过,该物质也面临一些质疑的声音,如“显著改善不等于延寿”“延长人类寿命需要长时间观察才能得出结论”,有人认为β-烟酰胺单核苷酸应该被称为“抗衰老物质”,而非“延寿物质”。
混战的国内外“延寿药”
纵观市面上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补剂,有进口的,也有国产的,其中该物质补剂最先在美国、日本出现。
日本捷足先登,率先将β-烟酰胺单核苷酸做成补剂量产上市,然而受制于高昂的技术成本,1万一瓶的美版补剂、2万一瓶的日版补剂令人难以消受,天价价格使该物质补剂未能在市场上掀起波澜。
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基因港瞄准痛点,斥资10亿研发出全球独家“全酶法生产工艺”,并用以量产艾沐茵,使国产β-烟酰胺单核苷酸成本下降90%以上。艾沐茵上线国内电商平台后,一度引发抢购热潮,短期内评论量上升至1.6万+,接连斩获双11、双12创下电商节日的销售神话。
基因港创始人王骏接受媒体采访
美日亦有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品,一些品牌似乎也有碰瓷“艾沐茵”之嫌。然而京东双11、双12战报显示,除基因港外几乎没有其他品牌上榜,让基因港冲上王座的似乎不仅仅是价格,为何会造成如此现象呢?为此,我们咨询了基因港相关工作人员。
基因港客服回应:基因港是全球唯一一家具备成熟的酶制剂产业链企业,艾沐茵是全球唯一一款通过美国FDA GRAS安全认证标准的β-烟酰胺单核苷酸产品。而其他一些仿冒产品严格来讲是三无产品。
基因港客服提供的资料说明
对于“延寿药”市场乱象,南方周末、凤凰周刊等媒体有过报道,在β-烟酰胺单核苷酸火爆的同时,也出现一批采购中国原料运送至美国罐装后,再大幅提价运至中国售卖的商家,它们打着进口的名义高价兜售“本国”原料,并自称在美国有工厂。此外,也有部分“小作坊”通过化学法提纯β-烟酰胺单核苷酸,由于该工艺需采用重金属催化剂,或对人体造成潜在伤害。
“钱景”大好的长寿市场
基因港双12大卖、“延寿药”混战背后,暴露的是“钱景”大好的长寿市场。
花旗银行曾预测,预计到2025年,长寿市场规模将至少达到6000亿美元,未来十年最大的投资机会之一是那些致力于延迟人类死亡的公司。花旗银行也做过类似预测“未来十年最值得投资的便是延缓衰老技术”。
马云也说,中国下一个首富一定在大健康领域。前不久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联手清华在青岛投资了45亿,用来建设医学中心时,同样表达了类似观点“以前是富人不老,老人不富;现在富人也慢慢老了,所以医疗这个市场会非常大。”
为了进军长寿市场,除了各路资本涌入外,国内电商巨头也纷纷布局。如今年11月,京东自营官方采购“延寿药”艾沐茵售卖;天猫国际则在京东之前,9月份就已也开始采购艾沐茵。
在国人攀升的健康保健意识之下,资本大军抢占入局,各式“延寿药”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然而是否真的能延寿仍需时间验证,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无需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