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渣率高出想象!" 朋友圈被这张图刷屏了...
继去年的“含咪率”之后,
凭借一则“辨识朋友圈PUA男”帖
“含P率”再度成为话题热词。
PUA(Pick-up Artist)是一种 “搭讪艺术学”
实质上是通过一系列包装和话术演绎
给目标对象洗脑
,并逐步演化成骗色
骗财、诱奸等
最终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
朋友圈里
关于该公众号“XX位好友关注”的截图刷屏了
配以的文字则多是“交友不慎”“哪16个朋友哦”
不少人认为
这是一个教男性“PUA”技巧控制女性的公号
北大女生自杀事件之后
这个公号竟然以如此奇特的方式火了
PUA因为骗财骗色等恶劣行为而声名狼藉。但事实上,关注这个公号,并不能简单地跟学PUA以达到特定目的划等号。不排除有人是出于好奇或防止PUA而去关注。所以,大可不必惊讶于微信好友的“含P率”高低,也没必要因此产生不必要的猜疑,更不要误伤了亲朋好友。
诚然,我们可以把测试“含P率”当成一个游戏,但玩这个游戏的同时也要清楚一点,指尖之下的关注和截图,不仅没有对公号造成任何损失,反而增加了它的曝光率、点击率、关注率,甚至大家在“游戏”中都差点忘了“曝光”此公号的初衷。
另据最新消息,被指“培训PUA”的微信公号“浪迹情感”已被封号,无法关注,也不能被搜索到。
《如何让富婆爱上你?》
《如何撩内向的乖乖女?》
《浪迹快手直播:实战聊天之暧昧法则!》
《6w姐:一片难求,身价暴涨,绿帽奴就是贱》
《相亲女:“男人30岁连100万都没有,打一辈子光棍吧!”》
《结扎男喜极而泣:“昨夜仙人托梦女友,恭喜她怀上了我的孩子,还是个龙种!”》
上述标题均出自公众号“浪迹情感”。“浪迹情感”标榜为“中国最权威的男性情感教育平台”,记者通过查询发现,该公众号于2017年4月注册成功,最初名为“浪迹情感教育”,而后改名为“浪迹教育PUAMAP”,2018年9月公号再度改名为“浪迹情感”。
2017年,5人参加“浪迹情感”组织的“导师培训计划”,然而,培训的内容几乎全部为如何诱使异性与自己发生关系,如何“把控”异性的感情。经过近两年的诉讼,杨鹏(化名)、许伟(化名)等5名前PUA公司学员,终于收到法院下发的一审判决书。
许伟告诉记者,浪迹情感导师曾在微信群中,发过大量“教材”,其中很多图片、视频涉黄,并且侵犯其他女孩隐私。他们完全不能接受这样的培训,也和找工作的初衷相违背,遂将浪迹情感背后的成都南院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诉至法院。
法院认定,浪迹情感的培训内容违反社会公序良俗,判决合同无效,十日内返还前学员学费。记者联系到浪迹情感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将继续上诉
互动
话题
你的鉴渣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