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说,想成为优秀的人,就要向优秀的人学习。优秀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慢慢学习的。
学会这三点,坚持努力精进,一定可以成为优秀的人。
1.学会控制
1)控制情绪
看不惯别人,是自己的修养不够。人愤怒的瞬间,智商为零。优秀的人擅于控制自己的情绪,用嘴伤害人,是最愚蠢的行为。
通常,你不快乐,是因为被不良的情绪左右。一个能控制情绪的人,比一个能拿下一座城池的人更强大。
那些优秀的人,都能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能控制情绪的人自然而然的情商高。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真正的行业大咖,早已戒掉了情绪。大咖们懂得,只有不让情绪干扰自己的理智,自己的心性,才能走的更稳更远。
擅于控制情绪的人,与不擅于控制情绪的人相比,是更容易活得成功的人。
2)控制欲望
生活总有诸多诱惑,凡人也都有劣根的一面,但优秀的人都有自己的原则,有控制欲望的能力。“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做人要有自己的底线,即使再善良,也要有自己的自律、尊严与是非观。
与人为善,并不意味着一再妥协和退让,而是以柔软的心,面对现实的遭遇。一个有原则有底线的人,才能得到他人的尊重。
君子控制欲望,小人被欲望控制。人一旦欲望强烈就会不择手段,所以小人是没有什么做人标准的。想要变得优秀,就要适当地控制自己的欲望。
控制欲望,方能出奇制胜,赢得出彩。你的欲望和控制欲望的能力,决定了你的未来。
2.学会独处
独处,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一个人如若畏惧独处、讨厌寂寞、稍稍停下来就有呼朋引伴的冲动,那至少能证明其精神力量还很薄弱。反正我是一贯离这种人远远的,因为没兴趣做别人排遣寂寞的工具。寂寞很鬼,你越耐不住它、讨厌它,它就越如影随形跟着你——我们需要掌握如何在独处中获得内心的丰盈。
许嵩说,只有内心不够强大的人才害怕独处,通过群居打发时间。一个内心足够强大的人会充分享受独处的深刻与自由,在需要的时候,也可以面对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怯场。
最深刻的孤独产生最深刻的领悟。有没有发现越优秀的人越喜欢独处,他们的独处能力非常强大,并且不感到孤寂和有着发自内心的喜悦感。
韩梅梅说,真正学会独处,灵魂会更加丰盈,内心会更加强大。面对打击,更无所畏惧。面对伤害,更快愈合。面对孤独,更加从容。不再埋怨,不再自怜自苦。不再刻意去取悦任何人。终于可以因为一件小事,实实在在的开心。面对一切充满感恩之情。就算所有人都不爱我又如何呢?我能微笑着善待自己。不管任何际遇,总能照顾和关爱自己。毫不费力地获得幸福的人生。这就是一颗强大的内心所能做的。年纪越大,越会发现社交的种种不堪。所以,学会与自己独处,踏实地享受独处,并在独处时掌握一门生存技能,认真发展一个独处的爱好,永远都不会孤寂。
清醒时做事,糊涂时读书,大怒时睡觉,独处时思考,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马德说,一个人的灵魂,只有在独处中,才能洞见自身的澄澈与明亮,才能盛享到生命的自在与蓬勃。也就是说,只有独处,才能把迷失在喧嚣尘世里的自己找回来。不合群者,独来独往的人,多有过人之处。
孤独是最好的增值期,孤独也是优秀的催生剂。优秀的人,都是懂得与自己独处的人。
3.学会独立
很多人认为,最大的独立是经济独立,其实不然。
爱因斯坦说: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
当然,经济独立也很重要,但是只是独立的基本和首要条件。
工作,是独立获得食物的尊严。而其他方面的独立则是获得精神和人格更深层次的自由。
就如陈寅恪说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
九夜茴在《匆匆那年》里也有关于自由和独立的一句话:你知道“人”字怎么写吗,一半是自由,一半是孤独,你剥夺了自由,否定了独立,我们还算人吗?爱的前提也是独立,如果失去独立,爱便变得沉重和负累。
寂寞的人在精神上对他人会有一种依赖感,他会渴望陪伴,害怕独处。
而孤独的人精神世界是完全独立的,孤独是灵魂净化后的沉淀,而寂寞是依附喧闹的影子。
优秀的人一定是经济独立:能够在经济上不依附他人,能自己养活自己,并一步步积累实力去过自己想过的生活,做到言行自由和经济自由的人。
优秀的人也一定是思想独立:在思想上有独到的见解,懂得察言观色,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的人。
优秀的人更是人格独立的人:在生活中不慌不忙,在爱情里不卑不亢,在困难下不言败不言弃的人。
学会独立是优秀的开始。
结语:
学会独立,学会控制,学会独处,优秀便与我们越来越近。优秀尽管很难,但只要一旦真正的优秀起来,我们就再也不会降低自己,再也不会看到那个让自己讨厌的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