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统治者,在打败了敌人建立了政权后,对打败了的敌人家属和后代,都不会很好。比如朱元璋在打败陈友谅之后,就把陈友谅的儿子撵到朝鲜;元朝在灭亡南宋以后,也把南宋皇帝宋恭帝迁移到遥远的西藏;北宋在灭掉南唐和后蜀以后,对南唐的皇帝李煜和后蜀皇帝孟昶,也没有客气,直接把他们毒死。
既然已经打败了敌人,灭掉了他的政权,为什么这些胜利者还会对失败者进行穷追猛打呢?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失败者还有一大帮拥泵者,不对他们进行穷追猛打,这些拥泵者就会拥戴曾经的主人造反。而这些失败者也梦想着报仇雪恨,复兴他们曾经的国家和政权。因此,但凡有机会,他们是绝对不会放过的。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胜利者才会对失败者进行穷追猛打,一直到斩草除根。
(刘邦剧照)
那么,刘邦胜利以后,是怎么对待项羽家族的呢?
刘邦是最担心自己的皇位以及子孙后代的皇位会受到挑战的。所以他当了皇帝以后,特别忌惮功臣,那些曾经为他打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的异姓诸侯王们,他几乎把他们剪灭干净了。
由此可见,刘邦对曾经的敌人项羽家族,绝对不会心慈手软的。
然而,实际上刘邦对项羽的家族却非常好,不但没有打击他们,反而可以说,完全把项羽家族当成自己人。那么,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们先来看看,刘邦是怎么把项羽家族当成自己人的。
先说项羽的叔父项伯。刘邦在建国以后,把项伯封为射阳侯,并且还赐给项伯刘姓,也就是把顶伯当成一家人。
刘邦把项伯当成一家人,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顶伯在鸿门宴上救过刘邦,对刘邦有活命之恩,而且是在违背项羽的意志的情况下救刘邦的。这一点,刘邦当然是记得的。刘邦当了皇帝以后,给项伯封侯,也是说得过去的。
(项伯剧照 )
不过,刘邦不仅仅对项伯很好,对项羽的其他亲属也很好。
再来看项羽的另外一个亲属项襄。项裹和项羽是一种什么亲缘关系?历史上并没有交代,总之肯定是项羽的亲属。不过他在定陶战役中被刘邦的部下灌婴打败以后,就投奔了刘邦。投奔了刘邦,其实之后也没什么作为。只不过后来英布造反的时候,项襄参与了刘邦打击英布的战争。也就因为这一点,刘邦非常大方,封项襄为桃侯,还赐给项襄刘姓,让他改名刘襄。所以那时候刘氏家族有两个刘襄。
还有项羽家族上的侄儿项他,他参与了定陶之战,被灌婴打败。后来在彭城之战中,他被灌婴俘获,因而投降了刘邦。此后,他没有参与过刘邦的什么行动,没有建立任何功劳。但是刘邦非常的慷慨,不但也赐给他刘姓,还封他为平皋侯。又是敌人阵营里的,而且没有功劳,都能够被封侯,刘邦这种统战工作,可算是做到家了。
(项庄剧照)
除此以外,项羽的亲属还有项声和项庄。
项声是项羽的猛将,他跟着龙且和韩信作战。由于龙且轻敌,又不懂战术。韩信先是把河拦断,过河和龙且打仗。接着假装打败,从河里逃过来。龙且以为打败了韩信,乘胜追击。谁知道龙且的军队刚走到河中间,韩信就开始放水。结果龙且大败。龙且被杀,项声逃走。后来项声没有参加垓下之战,下落不明。很有可能项声被杀死了。不过就算没有被杀死,也没有刘邦打击他的记载。
项庄就确定是刘邦的仇人了。鸿门宴上,项庄差点杀掉了刘邦。不过奇怪的是,《史记》里面此后就没有记载过项庄这个人。很有可能是在楚汉战争结束之前,他就已经死掉了。或者是病死的,或者是战死的。但即便他活着,刘邦也没有为难他。
从这个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刘邦对项羽的亲属,确实是非常不错的。刘邦为什么会对项羽的亲属不错呢?我觉得主要是因为项羽去世以后,项羽的那些亲属,其实对刘邦已经不构成任何威胁了。再说了,在项羽兵败之前,包括项伯、项襄、项他都投降了刘邦,成了刘邦的人,因而就更没有威胁了。这从另外一个角度也说明,项羽这个人的人缘,确实非常不好。他在乌江边自杀之前,其实已经处在一种众叛亲离的地步。
(参考资料:《史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