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期末考试仅剩1个月,家长带孩子做好4件事,期末成绩大大提高!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5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77
导读

5. 要做好复习工作,也要做到劳逸结合,不要熬夜复习,以免影响第二天的课堂听讲和复习。 孩子所学的知识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不及时排除疑点,将影响后续和整体的学习。 距期末考试仅剩1个月,家…

文:文雨

转眼就到了2019年末,大家都忙着总结和回顾。

与此同时,孩子们也将迎来本学期的期末考试。

如何利用好仅剩的1个月时间?怎样复习才能考取高分、过个开心年?

为此,家长和孩子不妨从以下4个问题入手:

期末复习都做好计划了吗?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习也是如此。

孩子要想复习到位、考取满意成绩,首先应做好期末复习计划。

唯有制定详细、可行的计划,并做到严格执行,孩子的期末复习才能有条不紊地进行!

具体做法:

1. 紧跟老师的复习节奏,不要贸然打乱或颠倒复习的顺序,认真对待家庭作业;

2. 主动了解期末考的考察范围、卷面题型、分值分布等,对需复习的内容形成大体的认知;

3. 根据难易程度、课后作业量等,合理安排每日、每科的复习计划,切不可把复习堆到最后;

4. 学科之间可以采取穿插复习的形式,既可以避免思维疲劳,又能兼顾所有科目;

5. 要做好复习工作,也要做到劳逸结合,不要熬夜复习,以免影响第二天的课堂听讲和复习。

学习中的困惑都解决了吗?

常言道,困难是用来解决的,而不是用来积少成多的。

孩子所学的知识都是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不及时排除疑点,将影响后续和整体的学习。

因此,在接下来的期末复习中,家长要带孩子回顾并及时处理学习中遇到的困难。

具体做法:

1. 这里说的疑困惑,不仅包括对知识内容的不解,还包括对答题技巧的疑问;

2. 在复习阶段,老师在授课中会着重强调难点、易错点,孩子要认真听讲并做好笔记;

3. 如果在复习过程中碰到难题,应首先回看课本和笔记,如无法自行解决,要及时询问老师,做到“疑问不过夜”;

4. 多次复习相关内容,加深理解和记忆,避免出现“模棱两可”的情况;

5. 此外,孩子在课余时要多与同学交流,发现漏洞并作出补足。

曾经做错的题都弄懂了吗?

教育圈里总说:弄懂一道错题,比做十道新题的作用更大。

毕竟,做错题并不是坏事,及时总结反思,错题同样能使孩子进步。

为了有效减少出错率,孩子要弄懂曾经做错的题,熟记知识点、解题模式并做到举一反三!

具体做法:

1. 立足于本学期的错题集,结合课本展开复习,不仅要“熟题”也要“熟概念”;

2. 如果时间允许,最好把错题都重做一遍,如果时间不允许,可以先看再复述思路;

3. 分析错题情况,例如,出错率高的题型/知识点,出错的原因(知识掌握不牢固、解题思路有误等),以便对症下药;

4. 对于数学学科,要及时整理解题的思路方法,避免反复使用无用/错误的思维方式;

5. 对于语文、英语学科,要整理答题方向和得分点,争取做到“写的都得分”。

知识框架都梳理清晰了吗?

一位老教师曾说:要想成绩高,除了弄懂知识,还要快速判断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

如果孩子的学习只停留于零散的知识上,他们很难取得大的提升和进步。

因此,趁着期末复习,让孩子养成梳理知识框架的好习惯,让他们形成对知识的整体把握!

具体做法:

1. 打开课本复习之前,先让孩子凭记忆列出所学的知识点,并画出它们之间的联系;

2. 一边复习,一边填充、完善知识框架图,梳理相关知识逻辑,重复记忆和巩固;

3. 画完后,再参看老师教义、教辅书籍中的框架图,对自己遗漏的内容进行补足;

4. 把知识框架图贴在显眼处,例如房间门口、书桌前、电视机罩子上等,随时回顾加深记忆;

5. 在临考前一晚,孩子不妨以知识框架为本,对考试内容开展整体复习。

距期末考试仅剩1个月,家长要带孩子做好复习计划、解决学习困惑、弄懂错题难题、梳理知识框架。

笔者相信,只要孩子做好4件事,期末成绩定会大涨!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