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解人意”是人人都喜欢的美德,如果一个人能做到理解别人的感受并接纳别人的情绪,那么他一定能成为高情商的人,还能拥有许多的朋友。其实“善解人意”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同理心,这是一项非常珍贵的能力,因为拥有同理心的人能够现在别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他们富有同情心,并且善良温柔,与这类人相处会很舒服。
相信大家一定听过这样一个外国的故事,一位患癌症的小女孩经过治疗终于能回到校园上课。但是她的头发因为做化疗而掉光,女孩担心回到学校之后被嘲笑,因此对上学这件事产生了畏惧。父母送了她一定漂亮的帽子,但是她却担心自己是校园中唯一一个戴帽子的人,这也更加显眼。但是女孩来到学校之后就惊呆了,她看到自己班上的所有同学都带上帽子,自己走进人群后也是最普通的一个。
这个温暖的小故事正是讲述了同理心的重要性,由于同理心的存在老师和同学们看到了小女孩的自卑、尴尬、恐惧,他们也因为同情女孩的遭遇而做出了戴帽子的举动帮助她更快地融入校园。而那些没有同理心的孩子往往无法理解别人的感受,他们淡漠、自私,很难获得美好的友情和爱情。如果家长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那就要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做起。
曾有位妈妈用了一种很聪明的方法让孩子获得同理心,那就是发挥孩子的想象力。这位妈妈发现孩子很喜欢摘花花草草,但是摘下之后他也不会珍惜,很快就扔掉了。于是她在孩子随意采摘花草的时候告诉他小花也会疼,孩子联想到自己摔倒时候的感受,于是不再随意采摘花草了。这其实就是在培养孩子换位思考的能力,也培育出孩子的同情心。
想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父母也应该起到表率作用,倘若爸爸妈妈们在面对孩子的异常情绪时也表现出淡漠、无视的样子,这也会影响孩子同理心的形成。因此部分父母特别聪明,他们会在孩子难过、痛苦的时候给予他足够的安慰,也愿意倾情孩子的想法。这也为孩子示范了如何正确安慰别人的步骤,因此孩子们在面对其他人的激动情绪时不会不知所措。
很多孩子没有同理心正是因为他们不懂得什么是情绪,别人流泪时,他们不知道这是难过、委屈、羞愧等等情绪的表现;别人微笑时,他们不知道这是快乐、自得的表现。这类孩子需要父母教他们识别情绪,大家可以在孩子面前常常使用描绘情绪的词语,还可以伴随使用夸张的表情。
其实每个孩子都可能拥有同理心,只要父母愿意教导他们认识情绪、换位思考并且能让他们生活在被接纳和理解的环境中,那么他们将来也一定会变得善解人意。这样的孩子也能成为所有父母期待中善良、温暖、富有同情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