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产飞机成功的背后,一直有许多人群策群力,他们可能不是第一线的科学家与技术工人,但在项目推进过程中他们忙前忙后,可谓是幕后的大功臣。就在近期传出一个噩耗,空警-2000幕后总负责人李守泽在12月6日猝然离世,享年仅58岁。
李守泽生于1961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先后在西飞、航空第一飞机设计研究院与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从事管理与设计工作,生前担任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多次获得国家大奖,如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航空工业创建60周年“航空报国杰出贡献奖”。
李守泽生前最值得称道的经历之一,就是担任过空警-2000项目的总负责人,与普通的飞机项目不同,在空警-2000正式立项之前,我国从未进行过大型预警机的研发与设计,更可惜的是,此前我国尝试从以色列引进A-50预警机,因为美国的施压遭遇失败。
为了突破西方技术垄断,李守泽带领科研人员转而埋头研发国产预警机,并在2003年11月获得实质性突破,中国首架空警-2000首飞成功。在此之后,我国的预警机研发呈现出百花齐放局面,空警-200、空警-500等先进预警机相继问世。
除此之外,李守泽还先后参与了歼轰-7系列、“小鹰”500飞机、运-20飞机等项目,尽管与一线的科学家相比,他可能不能在技术提出建议,但在国产飞机的研发设计与生产中,李守泽居中协调为项目最终成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其实,类似李守泽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可能无法亲手设计制造国产飞机,但在这一过程中他们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可能不像飞机设计师那么耀眼和处于台前,却用自己一点一滴的努力,保障项目走向成功。
典型案例之一,歼-15舰载机项目的总负责人罗阳,在2012年11月22日首架歼-15原型机在辽宁号航空母舰上进行着舰测试和起飞测试成功后,仅3天就传出一个噩耗,在执行任务期间,罗阳因为突发心脏病抢救无效离世。
此外,罗阳与李守泽都是1961年出生,都是在还未达到退休年龄就突然离世,一方面让人感到惋惜,另一方面也让人感念他们的牺牲与奉献,让国家变得更加强大。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