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8国道,最有故事的一条公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52
导读

西藏,随着各条公路铁路的开通,已不再神秘,也让人们看到了在这片净土上,有着不尽相同的美丽风景,同样,每条道路及铁路也有自己的故事。在冰川和流沙地段施工时,困难就更多了。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何其有幸…

西藏,随着各条公路铁路的开通,已不再神秘,也让人们看到了在这片净土上,有着不尽相同的美丽风景,同样,每条道路及铁路也有自己的故事。今天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就是中国最有故事的公路,318国道。

这条全长5476千米的318国道,从上海出发一直到西藏的友谊桥结束,全程几乎沿着北纬30度线前行。那些令人叹为观止的景色不是在国道的两旁,就是在道路的南北不出200公里的范围内。从长江口出发,经过钱塘江、西湖、太湖、黄山、庐山、洞庭湖、九华山、天柱山、神农架、三峡、张家界、黄龙洞、峨眉山等著名景点,这一路上的风景就够让你应接不暇。当沿着318国道进到西藏后,一些只属于西藏的美景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尤其一些过去人们无缘欣赏的雪山冰川开始频频出现:贡嘎山、海螺沟千米大冰瀑、折多山、雅拉雪山、稻城三大雪峰仙乃日、央迈勇与夏诺多吉、南迦巴瓦等等。

这条川藏公路也号称"天路",在这里许多司机都有一个习惯,不时点着一根烟抛向窗外,他们是在致敬,致敬那些长眠在这里的筑路英雄。

1950年初,解放军奉命进军西藏,完成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使命时,毛泽东主席指示进藏部队:"一面进军,一面修路"。11万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人员和各族民工以高度的革命热情和顽强的战斗意志,用铁锤、钢钎、铁锹和镐头劈开悬崖峭壁,降服险川大河。在4年多的时间里,川藏公路穿越整个横断山脉的二郎山、折多山、雀儿山、色季拉山等14座大山;横跨岷江、大渡河、金沙江、怒江、拉萨河等众多江河;横穿龙门山、青尼洞、澜沧江、通麦等8条大断裂带,战胜种种困难。工程的巨大和艰险,在世界公路修筑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在整个川藏、青藏公路的修筑过程中,3000多名干部、战士和工人英勇捐躯,一代业绩永垂青史。

川藏公路修建时,受历史条件和经济、技术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会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其中有些是特殊的困难。首先是在踏勘和测绘线路时没有任何参考资料,必须从千山万水中为祖国青藏高原找出一条合理的路线。其次是公路横穿祖国西南横断山脉的8条地质断裂带,地层破碎、地震频繁、地质条件极其复杂。看到这里,大家就会明白为什么川藏线泥石流、塌方、碎落、雪崩、水毁会频繁出现了。在冰川和流沙地段施工时,困难就更多了。修出的路基有时被流沙掩埋,有些地区在雨季中常严重塌方,特别是冰川暴发的时候,雪水夹着沙石,常常冲毁修好的路基和桥梁,还有很多路线要在连藏羚羊都不能立足的悬崖峭壁上通过。

川藏公路是建国初政府投入最大的一条公路,用来修建这条公路的钱,在当时都可以买1300架喷气式战斗机。但由于当时公路修建时间短、工程等级低、施工粗糙,基本上都属于军用急造公路,加上沿线水文气象、地形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各种山地灾害频繁爆发,所以阻车、断通等事故经常发生。自1985年开始对川藏公路进行修补后,路况开始转好,部分山体被凿通修建了隧道,进藏难度已大大减小,也让后辈们可以在他们修过的路上看到西藏的绝美风景。

这就是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传奇天路,中国最美的景观大道,318国道。这条路,从成都平原一直延伸到喜马拉雅山脚下,当年11万筑路大军付出了"每前进一千米就有一名战士倒下"的巨大代价,从落差数千米的悬崖绝壁上一米一米艰难"抠筑"而成,终于建成这条被中外地质学家称为"世界上最危险之路"。上千名干部、战士和工人在整个川藏的修筑过程中英勇牺牲,他们把生命献给了路!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何其有幸能够见证这传世的美景,如果你有幸走上318国道,在醉心沿途美景的同时,请一定心存敬畏,记得给当初这些修路的人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因为在你眼里看到的不仅仅是风景,还有那些在路上为梦想坚持到底的赤子之心。更多藏区旅行资讯、无人区穿越组队信息欢迎关注本订阅号,查看往期文章,发私信与攻略君互动,欢迎加入无人区穿越,我们在无人区里等着有趣的你!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