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从Windows 98乃至Windows XP时代过来的电脑用户,都有过这样的使用体验:电脑使用不出半年,便已经变得卡顿不堪,这时候便可以通过一个名为“磁盘碎片整理程序”的Windows自带工具进行硬盘优化,提高硬盘使用效率,让系统变得更加流畅。
到了如今的新版Windows 10系统,“磁盘碎片整理工具”更名为“优化驱动器”,依旧被保留了下来。可能就会有些朋友好奇了,在固态硬盘普及的今天,电脑运行很少出现卡顿现象,鼠标指针“转圈圈”的动画都很少见了,碎片整理还有效用吗?准确的说,固态硬盘还需要碎片整理吗?
这就要从过去主流的机械硬盘的读写原理开始说起。机械硬盘的核心由马达、磁片、磁头组成,磁片上的数据以1、0的二进制形式记录数据,当机械硬盘运转时,马达将会带动磁片以每分钟上千转的速度旋转,磁头则在离磁片很近的位置进行读写操作。
当我们运行电脑软件,向一块空的机械硬盘中写入数据,数据会被分散保存在整个磁盘中的不同物理位置,而不是连续保存在磁道中的。随着硬盘数据被日复一日的擦写,磁盘中的数据被分配在七零八落的地方,读取数据时磁盘的磁头就需要更加频繁地来回移动,寻道时间被拉长了,从而降低了磁盘的读写性能,影响了系统的响应速度。
所谓的磁盘整理,便是通过磁盘优化工具将数据进行有序排列,让数据重新连续地分布在扇区,从而缩短寻道时间、提高读写效率。
希捷酷玩510系列NVMe SSD
而当我们把目光转向固态硬盘,其构成组件包括NAND闪存+主控+缓存等,所有的数据传输均由数字信号完成,并不包含机械硬盘中磁头+磁盘的机械结构。摆脱了机械结构的性能限制,自然就不需要寻道时间,读写效率就提上来了。
如此说来,最终结论便是针对机械硬盘开发的碎片整理工具,已经不再适合固态硬盘使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