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回顾_“江南枝笔”唐大郎的交游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693
导读

12月14日下午14:00,在浓浓的冬日暖阳的沐浴下,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唐大郎纪念集》编者张伟先生,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唐大郎纪念集》编者祝淳翔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先生,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

古人云:“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12月14日下午14:00,在浓浓的冬日暖阳的沐浴下,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唐大郎纪念集》编者张伟先生,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唐大郎纪念集》编者祝淳翔先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先生,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先生,以及上海韬奋纪念馆副馆长赵书雷先生齐聚复兴中路505号思南公馆,与诸位读者朋友一起读《唐大郎纪念集》,共话“江南第一枝笔”唐大郎的交游。

《唐大郎纪念集》是出版博物馆文库·史料系列之一种。内容分纪念文选、诗文选两部分:纪念文选收录了梯维、桑弧、柯灵、黄裳、吴承惠、张伟、祝淳翔等所撰有关“小报状元”唐大郎的文章近四十篇,让我们从其朋友圈中还原了一个立体生动的唐大郎;诗文选部分,以时间为序,选录了1929—1980年唐大郎各个时间段比较有代表性的诗文,以便读者从其文字中认识这位“江南第一枝笔”唐大郎。可以这样说,阅读本书,一定可以让你感知这样一位“人有热肠,行有奇趣,情有独钟,诗有别才”的唐大郎。

以下略摘几段嘉宾的精彩发言:

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唐大郎纪念集》编者张伟先生说:

张伟先生

《唐大郎纪念集》是大陆地区出版的第一本唐大郎的书,感谢在这本书出版前后给予支持的方方面面的朋友。据说,中华书局已经库存不多,如此受读者欢迎也是我始料未及的。中华书局编辑用“万里挑一的有趣灵魂”来形容唐大郎,我认为非常恰当。唐大郎从二三十年代写到八十年代,作品非常多,而且内容涉及面非常广。作为小报报人,他所写的东西都是围绕身边事,是新鲜活泼的,故而很受读者欢迎,当时甚至有“读了大郎再睡觉”之语;作为小报报人,他的交际面非常大,三教九流无不涉足,文学界夏衍、巴金、柯灵、张爱玲等,新闻界龚之方、胡梯维、桑弧等,戏曲界周信芳、梅兰芳、程砚秋等。而这些人都在唐大郎的文章中频繁出现,所以可以这样讲,今天我们来看唐大郎的文章,颇有还原那个时代某些场景的意味。

上海图书馆参考馆员、《唐大郎纪念集》编者祝淳翔先生说:

祝淳翔先生

2014年跟随张伟老师开始整理唐大郎的文字,整理越深入,越觉得唐大郎是一个值得发掘的小报报人。其文笔犀利有趣,在今天看来,是毛尖一样的人物,也可以说是“男版毛尖”。创作多产,巅峰时期最多的时候一天给七家报纸写文章,用魏绍昌的话说,唐大郎“笔直的走了四十多年小报的道路”。唐大郎的文字不是掌故(掌故多是之后的回忆),而是身边散文,是属于新闻性质的文字。今天在这里,我专门做了个专题“唐大郎的书画缘”,与读者诸君分享唐大郎与邓散木、白蕉、唐云、蒋天流等的书画趣事。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陈子善先生说:

陈子善先生

唐大郎这位二十世纪上海非常有个性、非常有特色的小报文人生前竟然没有出过一本书,不能不说是很遗憾的。但是其死后,1983年香港出版了《闲居集》,2018年上海巴金故居编印了《唐大郎诗文选》(《点滴》2018年第4期),时间到了2019年,中华书局出版了这本《唐大郎纪念集》,以及两位编者正在整理、计划2020年出版皇皇十二卷的《唐大郎文集》,这种遗憾也算是得到了弥补。唐大郎这个人很有意思,他的朋友遍及文学界、艺术界、美术界、戏剧界、电影界等。他是即兴记录并创作的作家,看他的文字,我们就可以想见当年这些人是如何生活、创作并表演的。这些历史的瞬间,有的很普通,平平常常,但是触及社会生活的肌理,贴近现实生活,故而读来极其亲切,且包涵趣味。

巴金故居常务副馆长周立民先生说:

周立民先生

中华书局出版的《唐大郎纪念集》,以及我们更期待的十二卷本的《唐大郎文集》,我个人认为这是近年来海派文化或者海派文学文献整理相当重要或者最重要的成果之一。谈到海派文化传统,小报是不能回避的,代表性的作家和人物在哪里,就在我们这本《唐大郎纪念集》里。这本纪念集步骤做得非常好,前面讲唐大郎其人,后面是唐大郎其文,两相结合,读者才能够非常完美地了解到唐大郎这个妙人,深切体会其有趣的灵魂在哪里。读唐大郎的文字,回顾我们二十世纪某一个时代社会生活,因为他记录了那个时代的很多生活和历史细节,这是在我们今天的新闻报道里难得一见的。唐大郎的一生有很多朋友,而这些朋友都入了唐大郎的文章。恰恰是这些朋友,让唐大郎的文字变得那么生动有趣。今天我们在奔小康的同时,也要为自己的情感,为自己的人生留一点自己的天地,这样才能拥有一个有趣的灵魂。

摄于活动现场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