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奖状贴满墙,妈妈却把这张挂在最上方,给出的解释忍不住点赞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6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59
导读

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家长的严格,他们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眼里,自己父母只关注学习,根本不关心他。 小时候还比较好管,可到10岁之后,家长要是依旧不知道收敛,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到那个…

“文/贝贝豆(原创文章,欢迎个人转载分享)”

除了孩子的生命健康之外,相信各位家长最关心的就是他们的学业状况了,而那张金灿灿的奖状则是“优等生”的象征。

谁家孩子要是能将奖状凑满一堵墙,不用问,成绩肯定差不了,不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反思,我们将成绩看得这么重,对还是错?

闺蜜家孩子今年10岁,上小学四年级,由于学校位置比较偏,再加上他们因为工作上的关系,不方便随时接宝宝回家吃饭,中午就让孩子留宿学校。

前段时间,我去她家做客,结果被孩子房间的情景吓住了:整整一面墙的奖状,金光闪闪,非常抓睛。

当时第一反应是,人家这才叫学生,我家那个最多叫上学的,差距未免也太大了!

“自理生活标兵,全能孩子”,我指着最上面一张、单独排一行的奖状问闺蜜,“那是孩子得到的第一张奖状吗?位置还挺特别。”

闺蜜摇了摇头,跟我解释道,它在那个位置,不是因为第几张的缘故,而是它的内涵最特殊。

学习成绩只能代表一个孩子在学习上的天赋与状况,严格意义上来说,哪怕不学习,一样可以活下去;反之,生活要是不能自理,孩子会连基本的生存都做不好!

听到这席话后,我不忍感慨点赞,对于孩子的成绩来讲的确是这样,比起学习成绩,似乎孩子的个人能力才更重要些。

成绩好是优势,它的门槛却越来越高

崇拜读书人,这是我国自古就有的传统,在古代,成绩好意味着必然能做官,而当官是那个年代最有未来的人生选择,没有之一。

如今时代不同了,尽管读书依旧是一条光明大道,但是它的门槛却越来越高,从五六十年前的大学生,到今天的研究生起步,博士生才算成功,绝大多数人并不能达到这一境界。

之前又很多报道过的神童,取得的学业成绩让人瞠目,但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几乎没任何能力,最后不得不成为“废人”,靠父母的养老金生活。

“神童”尚且如此,何况是我等凡人?

普通人要想谋个好未来,光靠那半吊子的成绩是不够的,必须将情商、财商、三观、口才等一系列东西全都加在一起,才能确保胜率。

一味地注重孩子学习状况,小心结果无法控制

1)、破坏亲子之间的关系,孩子叛逆情绪严重

不难发现,凡是死抓孩子成绩的家庭,亲子关系都不是非常和谐。站在旁观者的角度,我们可以理解家长的严格,他们确实是为了孩子好,但在孩子眼里,自己父母只关注学习,根本不关心他。

小时候还比较好管,可到10岁之后,家长要是依旧不知道收敛,就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情绪,到那个时候,就不是吼两句就能解决的事情了。

每年都会出现因为成绩问题,孩子离家出走的新闻,家长还不长记性吗?

2)、扭曲孩子的心理,小心”白眼狼“

我邻居家就是典型案例,小时后孩子成绩不好,家长拼命打,结果是越打越不好,越不好越打。

如今爹妈老了,身体状况不佳,全靠儿子抚养,情况可想而知,老人三天两头被骂,毫无亲情可言。

父母都说,那家人纯粹是自己把自己整死的,孩子小时候那么听话、可爱,硬生生被折磨成现在这个样子,心理肯定扭曲了。

3)、“高分低等”不吃香,长大还得靠父母

“高分低能”,这个词专门被用来形容那些学习成绩好,实际能力很low的孩子。

前文就说过,想靠学习出人头地,门槛非常高,并且你还得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社交手段,用一位专家的话来讲:我们国家的人才实在太多了,除非你是行内NO.1,否则就没有享受特权的权力。

试想一下,父母辛辛苦苦把孩子拉扯大,为了他的成绩付出了很多,最后却被社会淘汰,还得依靠父母生活,是不是亏大了?

各位父母,学习与生活,到底哪一个更加重要,你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更多母婴育儿知识请关注『贝贝豆育儿课堂』,喜欢文章请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ps:本文配图均源网络,图文均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