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宝宝降生之后,1岁以下的宝宝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变化,不管是身体生长的速度,还是他们在慢慢探索世界,父母跟宝宝之间的互动、沟通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好的陪伴方式,是跟他们度过这段快乐的时光,互相之间的探索,不把他当成一个可爱的玩具,时常逗宝宝玩,通过轻抚他的脸蛋、咯吱、举高高等,让孩子对自己不抵触,学会动、翻身、坐、爬,学得快一些的孩子还可以教他走路。
通过这个阶段,宝宝在1岁到3岁之间,又会出现新的问题,针对各种问题,告诉宝妈们应该如何解决:
宝宝到了1岁还不会走路,宝妈应该怎么办?
对于身体发育正常的宝宝,1岁左右就是学步期了。根据每个孩子身体发育的不同,需要扶站、孩子走稳、完全会走等等,学习的进度会不一样。
通常情况下,1岁半之前孩子学会走路都是没有问题的。如果宝宝到1岁还不会走路,宝妈们也不要太过着急,观察孩子走路之前基本的技能会不会,扶坐、翻身、独坐、独立站着。
这些会为孩子学会走路奠定基础,而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宝宝不会走路跟父母也有必然关系。并不建议宝妈们采取“牵着宝宝走路”、“学步车”、“提着宝宝走路”的方式,不利于宝宝独立完成走路,从而拖延学会的时间。
单独锻炼宝宝时,可以为他准备厚一点的垫子,铺在卧室、客厅等地方。如果有宝宝的独立玩耍、开发智力的房间会更好,在一旁加油鼓励、不必要时就不用搀扶。
超出1岁半还不会走路的宝宝,宝妈需引起重视,到医院检查避免是发育迟缓等原因。
1岁到3岁的孩子不喜欢尝试新食物,宝妈应该怎么办?
孩子在1岁到3岁的阶段,是最天真活泼、好动的阶段,正是因为这样,很多父母对孩子做出的一系列举动会非常恼火,当脾气暴躁的宝妈,看到不喜欢吃各种食物的孩子,心里的火就不打一处来。
当你出现这种状态后,先要做的是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改正自己的观念。对于大多数的孩子,不是因为讨厌食物,而是正常的现象拒绝食物。特别是处于长牙阶段的孩子,食欲会大大下降。
家长在稳定自己情绪后,让孩子参与到准备食材的过程中;准备多样的食物;父母先吃为引导;在孩子心情愉悦时,喂孩子食物等,一次多次的尝试,孩子就会接受了。
各位父母,除了以上两大问题,在该阶段你还遇到过哪些苦恼?又是如何解决的?欢迎留言分享你的育儿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