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_法律援助放宽到工资标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76
导读

条例在许多方面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放宽到最低工资标准,能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环境污染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土地承包经…

新华社长春12月16日电(记者段续)记者从吉林省人大、吉林省司法厅了解到,吉林省首部规范和促进法律援助事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吉林省法律援助条例》将于2020年1月1日施行。条例在许多方面降低了法律援助门槛,将法律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放宽到最低工资标准,能让更多群众享受到法律援助服务。

法律援助制度是无偿提供法律服务的一项制度,能有效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和特殊案件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吉林省规定,针对部分特殊群体,包括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妇女、未成年人、老年人、残疾人、军人军属等,援助标准放宽到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

条例还进一步扩大了法律援助事项范围。劳动保障、婚姻家庭、食品药品、教育医疗、环境污染等与民生紧密相关的事项,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土地承包经营权纠纷等涉农事项,以及行政复议等事项,均被吉林省纳入法律援助范围。

目前,吉林省已在全省建立法律援助工作站1549个,在社区(村、屯)建立法律援助联系点8477个。吉林省要求,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法律援助纳入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和民生工程,将法律援助经费全部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