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导弹打得准是因为有GPS这类全球定位工具的帮助,据我们所知GPS系统研发于上世纪70年代,完善于90年代,而最早的导弹出现在二战中的德国,在没有GPS定位的时代,早期的导弹是凭什么来确保其精度的呢?
这款LGM-118A“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ICBM),也称为MX“和平卫士”弹道导弹。“和平卫士”极度的高精准世所罕见,其圆概率误差(CEP)降低到40米,一度高居冷战时期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顶峰。
“和平卫士”仅仅依靠AIRS就能将12枚核弹头发射到14000千米远的地方,和那些基于外部参照来提高精准度的系统相比,AIRS已经达到了精准度的极限。但是,“和平卫士”却难以大规模部署,原因就在于AIRS装配极度复杂。整个AIRS由19000个独立部件组成,研制工程非常之难。
按原计划"和平卫士"是要建造100枚的,在装备那种最复杂的陀螺仪后,虽然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终因陀螺仪的工艺成本实在太高,美国国会在批出预算时只能削减建造数量为原来的一半。
由于时势的变化,“和平卫士”没有按最初设想一样实现部署,也导致其虽然强大而影响甚微。但是“和平卫士”研制中技术的复杂度、先进性、高精度却堪称人类科技史上的一大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