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陀螺仪”多复杂?有一万多个零件,可确保洲际导弹精度达四十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479
导读

现代导弹打得准是因为有GPS这类全球定位工具的帮助,据我们所知GPS系统研发于上世纪70年代,完善于90年代,而最早的导弹出现在二战中的德国,在没有GPS定位的时代,早期的导弹是凭什么来确保其精度的呢? …

现代导弹打得准是因为有GPS这类全球定位工具的帮助,据我们所知GPS系统研发于上世纪70年代,完善于90年代,而最早的导弹出现在二战中的德国,在没有GPS定位的时代,早期的导弹是凭什么来确保其精度的呢?

这款LGM-118A“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ICBM),也称为MX“和平卫士”弹道导弹。“和平卫士”极度的高精准世所罕见,其圆概率误差(CEP)降低到40米,一度高居冷战时期美国洲际弹道导弹技术的顶峰。

“和平卫士”仅仅依靠AIRS就能将12枚核弹头发射到14000千米远的地方,和那些基于外部参照来提高精准度的系统相比,AIRS已经达到了精准度的极限。但是,“和平卫士”却难以大规模部署,原因就在于AIRS装配极度复杂。整个AIRS由19000个独立部件组成,研制工程非常之难。

按原计划"和平卫士"是要建造100枚的,在装备那种最复杂的陀螺仪后,虽然精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但终因陀螺仪的工艺成本实在太高,美国国会在批出预算时只能削减建造数量为原来的一半。

由于时势的变化,“和平卫士”没有按最初设想一样实现部署,也导致其虽然强大而影响甚微。但是“和平卫士”研制中技术的复杂度、先进性、高精度却堪称人类科技史上的一大奇迹。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