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黑寡妇”主演《婚姻故事》拿奖拿到手软,它凭什么?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84
导读

鲍姆巴赫说,《婚姻故事》一直是他想写的故事,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他采访了大量的婚姻诉讼案件相关人员,结合自身的经历,才终于完成这一部细腻、真实又心碎的离婚电影。 当查理、妮可失去和平分手的初衷,两人在查理新…

文章来源新片场学院

《婚姻故事》从题材上来说或许是受众狭窄的片子,但是 从制作上来说,这绝对是一部值得所有电影人关注并学习的电影。

《婚姻故事》讲述了“寡姐”斯嘉丽扮演的女明星妮可和亚当德赖弗(Adam Driver)饰演的剧作家查理因工作分居、理念不合而最终分道扬镳的故事。已于12月6日在Netflix上线。

而这部片子早在上线之前就已经载誉满怀。

被《时代周刊》评选为 2019年度十佳电影之一,提名 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在北美颁奖季中,更是“拿奖拿到手抽筋”,曾有网友发过《婚姻故事》提名或获奖的奖项海报,九宫格都放不下。

上线之后,烂番茄新鲜度高达97%,获得新鲜认证,均分高达9.03!

metaCritic均分高达94,获得必看认证,与《爱尔兰人》并列英语片口碑冠军!

国内也是一片叫好,豆瓣8.8,好于 97% 爱情片,好于 95% 剧情片。

同时这部片子也是明年的冲奥热门, 与《爱尔兰人》一起被视作Netflix今年颁奖季冲击奥斯卡的双保险。

从内容上来说,电影里对于女性、母亲、男性刻板认知的阐述是一方面,评论中好坏参半,见仁见智,今天不是影评,不多做评论。

今天要说的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这部片子能达到这样的高度, 导演、摄影指导、美术设计以及制作的每个人都曾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0 1

导演鲍姆巴赫的“离婚生涯”

对家庭关系矛盾的描写,一直都是导演兼编剧鲍姆巴赫的强项。而“离婚”几乎充斥着鲍姆巴赫从小到大的生活。

14年前,诺亚·鲍姆巴赫根据自己少时父母离婚的经历创作了 《鱿鱼与鲸》,14年后,诺亚·鲍姆巴赫用《婚姻故事》里温柔的口吻,深入人心的镜头再次聚焦家庭,离婚这个概念。

曾有网友表示,把纽约百老汇和洛杉矶好莱坞进行对比,能够发现,在同主题电影中,这种二元对立的逻辑也有历史与沿袭。

“1934年霍华德霍克斯疯狂喜剧原型之一的《20世纪号快车》,1979年伍迪艾伦的《安妮霍尔》,前几年的《鸟人》,今年的《婚姻故事》。 都是男性/导演/戏剧/纽约/精英,女性/演员/电影/好莱坞/庸众的一组对立体系。”

从这一点上来看, 《婚姻故事》没有更新颖,但是显然揭露的更犀利。

当一段婚姻出现裂痕,便会在法律的无情倾诉下,露出张牙舞爪的可恨面容。鲍姆巴赫说,《婚姻故事》一直是他想写的故事,为了拍好这部电影,他采访了大量的婚姻诉讼案件相关人员,结合自身的经历,才终于完成这一部细腻、真实又心碎的离婚电影。

“ 对我来说,平等地刻画双方非常重要,那是唯一我想呈现的电影版本。”导演诺亚·鲍姆巴赫如此解释《婚姻故事》的主题。

他想用最细腻的画面,详细的刻画相爱的夫妻,是如何因妥协而怨怼、争执,最终放下彼此,乃至和解的过程。

“大部分的离婚总有一些共通点,经历相似的情感上煎熬—— 没有人能从容以对。”诺亚·鲍姆巴赫坦言,他做了大量调查,实际访谈婚姻诉讼律师、法官、调解员等,从他们的案件与观点上,丰富故事不同面向的价值观:“离婚会使某些人成长很多; 唯有实际走过,才能晓得婚姻背后的含义。”

诺亚·鲍姆巴赫说明他的灵感来自于离婚电影 《克莱默夫妇》(1979 )、《射月》(1982 )等,但英格玛·伯格曼的《假面》,才真正影响他的空间设计与构图巧思。

他与摄影指导罗比·瑞恩不断研究英格玛·伯格曼电影,学习 如何在特写下,呈现多人物观点的叙事镜头语言。

“在某些场景中,律师成为具讽刺性的表演者;(主角妮可和查理)在某种形式上失去声音,因为律师夺走他们的声音,歪曲本意。”诺亚·鲍姆巴赫表示,“他们几乎像宝宝刚学说话般,仿佛没有自己的意识,也使得他们更加脆弱,处境变得更动荡不安。”

0 2

剪辑的权衡,特写镜头的深意

在平凡的故事下,呈现大量对白,对于剪辑师Jennifer Lame 而言, 除了权衡双方观点的表现份量,同时也要确保角色的成长变化站得住脚。

“查理的问题很明显,因此让他成为小人很容易。妮可有点微妙,她被动、让人为她做事却又不确定自己要什么。”Lame 解释:“妮可的律师Noah 出色地完成她的工作,从而使故事更加生动。”

当查理、妮可失去和平分手的初衷,两人在查理新租的洛杉矶公寓,试图找出和解方式,却迎来激烈冲突,导演诺亚·鲍姆巴赫 引用《最后一场电影》(1971 )的一场戏:Jeff Bridges 与Timothy Bottoms 扮演的角色陷入争执。

剪辑师Lame 说:“Noah 希望妮可与查理感到困在他们愤怒里,实际上他们陷入同样的困境,我们想模仿《最后一场电影》中的特写镜头,他们互飙脏话,想杀了彼此,我们想在爆发一刻前,感受到强烈情绪张力。”

在拍摄激烈争吵戏时,演员足足演了近50 个take ,摄影指导罗比·瑞恩表示:“我、灯光师和收音师在拍摄现场,拍完那场戏后,都觉得自己需要接受治疗。”

“角色的能量才是决定摄影构图的因素。”摄影指导罗比·瑞恩表示,不过导演更希望在情绪最激动的特定台词下,拍摄特写镜头,过程里光是那段对话就拍摄了30 个take ,令罗比·瑞恩更是敬佩演员的敬业演出。

0 3

空间决定配色,呼应角色内心

美术指导Jade Healy说,在拍摄的时候,摄影指导罗比·瑞恩找她讨论“想要什么样的光?”,她说 “我想确保正确的颜色。”

《婚姻故事》中查理与妮可发生争执的根源,是讨论究竟是留在纽约好,还是前往洛杉矶好,后来延伸到儿子监护权之争, 美术、摄影团队也以纽约、洛杉矶为分界,做出不同的视觉规划。

在美术指导Jade Healy 还没完全结束上个项目的工作,就开始接受《婚姻故事》的构思,她搜集了大量展现两个城市风格面貌的照片,并观看了超过70 部相关电影,只为了忠实呈现纽约、洛杉矶的真实样貌。

“我们在洛杉矶与纽约都有朋友帮忙提供相片。我想搞清楚两地的光线看起来该是什么样子。”她举例说如果纽约是深绿色,那么天气明媚的洛杉矶,就是呈现阳光亲吻过的浅绿色。

“洛杉矶的温暖与服装等,与纽约整体的钢铁色泽相比,是显而易见的差异。”摄影指导罗比·瑞恩表示,剧组试图加强纽约暗灰色与洛杉矶阳光明媚的的印象,这恰巧吻合查理、妮可的心境。

而Healy 也解释她的设计理念:“在洛杉矶,查理仿佛受困在他的租房里;妮可的空间不断扩张,但在纽约她没有自己的空间做想做的事。”

谈及查理在洛杉矶的家,Healy 忍不住道:“要找到那间房子真的很困难。”导演诺亚·鲍姆巴赫也坦言,要找到一间客厅、厨房分开,但仍然可以从客厅看到厨房的房子很不容易,最终他们在好莱坞附近租到一间屋子。

Healy 说明:“我们粉刷墙壁、放置地毯,使整个装饰色调保持一致;除了他的儿子Henry 拥有一间有生命的房间;这是一间悲伤的房子,让人对查理感到抱歉。”

《婚姻故事》以两人写给彼此的情书为开头,尽管他们最开始没有互相倾吐,但最后由还在学习认字的儿子,一个字一个字慢慢道出,话语轻柔,背后的情感重量难以言表,融入彼此生活的习惯与默契,一旦分离,才发现对方是如何深深影响自己的生命。

面对这份题材的重量,导演诺亚·鲍姆巴赫坦言:“对我来说,这很难;但这是我从小就想做的事,对此我很感激。”

他说,“离婚就像是死亡,哪怕你已经走在它的边缘,你想跟别人商量这件事,但又不想真的认真思考这件事。”

说句题外话,《婚姻故事》是个制作很强大很优秀的电影,但其实我并不喜欢,因为这部片子终归太丧。

2019年快结束了,我们喜欢的电影却仿佛总是让人觉得很丧。

《小丑》仿佛在哭诉社会充满黑暗,《82年的金智英》仿佛在诉说生活充满压抑,《婚姻故事》又仿佛在说,所谓爱情最后都是绝望。

所以我更喜欢漫威的电影,因为那里永远有英雄,永远有希望。《钢铁侠》是一个富豪在努力拯救世界的故事,《蜘蛛侠》是一个天才少年努力拯救世界的故事,《绿巨人》是一个科学家哪怕失去理智还在拯救世界的故事。

2019真的已经有很多很丧的故事,其实我更想要超级英雄。

*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影制所(https://dcfilmschool/ ),编辑:学院二师兄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