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尸沉睡千年未腐,行家探秘古代防腐技术,发现其中奥秘是它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381
导读

当马王堆女尸身上如豆腐一样脆弱的丝绸被一层层揭开,露出女尸的身体之后,所有人都十分震惊:眼前这个女人好像刚死去一样,其面色如生,伸展的双手各握一个小香囊,全身皮肤光滑,呈浅黄色,肌肉没有腐败现象,专家…

1972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震惊世界的奇迹——一具两千年不腐的女尸,其状态犹如刚死去一般。现场所有人都惊诧:古人是如何做到的?专家对这个神奇的现象做了仔细研究,终于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埋葬两千年的女尸为什么没有腐坏?古人的防腐技术水平究竟有多高?下面小编来为您揭秘!

大图模式

当马王堆女尸身上如豆腐一样脆弱的丝绸被一层层揭开,露出女尸的身体之后,所有人都十分震惊:眼前这个女人好像刚死去一样,其面色如生,伸展的双手各握一个小香囊,全身皮肤光滑,呈浅黄色,肌肉没有腐败现象,专家用手指在尸体的脑门、腹部及胳膊等部位按压,发现陷下去的肌肉很快就回弹,活动她的四肢,发现关节还可自由弯曲伸展。更令人惊奇的是,死者眼睛上的睫毛清晰可辨!而且一套非常精致的头饰也没有凌乱:乌黑的秀发往后直梳,挽成盘髻,发髻上分别插有玳瑁、角和竹质的三支梳形笄,在前额及两鬓部还留有20多个木花饰品。

大图模式

专家们啧啧称奇,为女尸的完好状态兴奋不已。接下来发生的一件事让人们仿佛看见了汉朝贵族女子的生活场景。专家在整理女尸的发髻时,一缕黑发突然掉落,露出稀疏、黄黑色的头发。“看上去不像是因腐败而脱落的”,专家说,“它可能不是墓主人的头发”。据《周礼·追师》记载,我国妇女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流行戴假发了。也就是说,辛追夫人生前喜欢用真假两种头发在脑后编织成一个漂亮的盘发髻。

大图模式

在激动过后,众人有一个重大疑问:古人用什么办法使女尸保存长达两千多年没有腐坏?这其中的奥秘还关系到这个珍贵文物该如何继续保存下去。“古尸得以保存完好的原因有八个字:‘深埋、密封、缺氧、无菌’。”从医学上来说,尸体腐败的主要原因是细菌的作用,细菌使尸体蛋白质分解,而腐败过程的最终结果就是尸体全部腐溶。“马王堆女尸两千年不腐的关键原因就是‘无菌’,”专家介绍说。然而,女尸又是如何达到“无菌”效果的呢?专家们通过研究文献典籍记载,以及分析女尸的殡葬条件,最终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大图模式

一是从停尸到入殓的过程来看,古人极其注重消毒杀菌、制造无氧空间。据《仪礼·士丧礼》记载,贵族死后要用香草熬制香汤药酒给遗体沐浴,使之“香美”去秽 。香草、药酒都具有一定的消毒杀菌作用。之后遗体入棺时需要倒入鬯酒,这是一种商代发明的酒,用黑黍酿成,它更有利于封棺后加速棺内的氧耗、建立缺氧条件,这也就是棺液中含有大量乙醇、乙酸成分的原因。人们还注意到了,女尸出土时,除了脸部覆盖两层织物,全身更是包裹各式丝麻衣、袍等18层,之后还用9道丝带严密捆扎,再在上面覆盖两层衣衾。整个棺内被织物填充塞满,阻止了空气侵袭,这就形成了一个缺氧空间。

大图模式

二是墓室深埋和白膏泥的密封造成了尸体不腐的环境。马王堆汉墓的墓坑深达16米,加上墓口封土,共深20多米。这样一来,墓室基本不受外界打扰,始终保持在18°左右,是一个恒温恒湿的空间。而且棺椁封有1.3米厚的白膏泥,整个椁室厚达三层、棺室又有四层,所有这些加在一起,阻碍了内外空气和水分的流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密室。

大图模式

第三点也是不容忽视的——棺液的防腐作用。据现代仪器检测,棺液呈酸性,PH值5.18,其中最主要的是含有乙醇、乙酸以及其他有机酸,其次棺液中还有一些沉淀物及浮悬物,它们中含有大量的硫化汞 (朱砂) ,朱砂具有较强的抑酶作用,能抑制尸体产生分解腐坏自身的蛋白水解酶。这种棺液浸泡尸体,有利于防止其腐溶、而且能保持尸体的湿润。据专家推测,棺液的一部分可能来自死者下葬时倒入的鬯酒;一少部分可能来自尸体初期的腐溶和分解,即“尸解水”;而朱砂极有可能是死者生前有服食长生不老丹的习惯,下葬时带进棺木的。

大图模式

古人如此重视遗体的保护,是因为他们期盼有朝一日,逝者能重返阳间。古人不知道的是,他们的愿望已经实现。两千年后,辛追夫人带着汉朝悠久的历史文化以震惊世界的姿态回到了人间,她不仅带来了大量奇珍异宝,还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值得我们后人好好保护和传承下去。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