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平
插图|来自网络
新一期的《奇葩说》有个命题,说的是“精致穷”到底是好还是不好。节目中,正反方根据自己的观点,进行了一番很精彩的阐述。
实话说,我能够理解那些认同“精致穷”的姑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她们希望给予自己更好的物质满足,以及通过装饰后得到外貌上的优势,在增强自己的自信心,或者说也算是对美好生活的一种追求吧。
但是,如果当我们的追求超过了我们所负担的底线,还要不要坚持“精致穷”?我认为,这才是我们每个人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从字面上理解,“精致穷”的意思有两层解读:因为过于追求精致而变穷,以及即便本身很穷依然要追求精致生活。
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在于你本身是什么样的状况。
01.
我所认识的朋友中,有一位视“精致穷”为人生格言的女人。
女人叫陈菲,今年35岁,有过一段失败的婚姻,离婚后放弃了儿子的抚养权,理由很简单:养孩子太费钱,工作并不稳定的她担心自己养不起。
当然另一种顾虑是:怕孩子会影响到她以后的生活。
毕竟陈菲年纪也不大,再加上长得不错,身材也很好,离婚后找人恋爱甚至结婚是很正常不过的事。
离婚后的陈菲,很快找到了男友。
男友比她小三岁,长得很帅气,他们俩是在酒吧认识的,作为酒吧老主顾,男友一眼就发现了和几个同性朋友来泡吧的陈菲,并且主动搭讪,由于长得不错,再加上有钱,所以陈菲很快就被他吸引。
那时的陈菲,刚从上一家公司离职,身上没什么钱,房子是离婚时前夫给的补偿款租的,可即便是这种近况下,陈菲“小资女”的调调依旧不愿舍弃。
每天泡咖啡馆是必须的,一杯咖啡少说也得二三十,她是连眼睛都不眨一下。衣服虽然都是去小店淘来的,单件的价格也都是上百到千左右。
当然,她更费钱的地方是花在脸上。
尤其在认识小男友之后,陈菲对自己的外貌越来越在乎了,深怕脸上长皱纹,所以偷瞒着男友去打了几次破尿酸。
微整这种东西是这样的,打过一次基本就停不下来,所以后来为了应付打针,陈菲每年需要支出万把块钱。
02.
陈菲有个闺蜜叫月月,年纪比她小两岁。
月月大学毕业后,一直从事会计工作,虽然工资并不高,但工作多年她还是积攒了一笔钱,后来在30岁时拿这笔钱给自己买了一辆车。
而陈菲看到月月买车后,心里开始不平衡了。
论长相、论身材、论气质,她哪一样都比月月好,可在别人看来,陈菲毕业多年,结婚后几乎没上过班,离婚后上班也十分不稳定,所以她的赚钱能力也很让人怀疑,相比较而言,她花钱大手大脚的习惯却一直没有变。
结婚后由于夫家条件还不错,能够满足她的购物欲,所以陈菲的大部分时间其实都是在买买买,或者泡咖啡馆,看电影路上,即便生了孩子,多数情况下也是公婆在带。
用过来人的话说,陈菲这样的女人就是“好吃懒做,还爱败家”,而月月呢,显然更“勤俭持家,省钱有道”,所以对于一般男生家庭,找媳妇的标准,也很明显都会偏向月月这一边。
陈菲在和男友恋爱三个月后,因为她执意要买一款2万的包,被男生以“虚荣罪”为由拒绝,见男友不愿意花钱,最后陈菲提出了分手。
分手后的陈菲,很快又搭上了第二任男友,是一个公司的老总,离婚带个儿子。
用陈菲的话说,男人其他条件怎么样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有钱,并且愿意给自己花钱。
她还说,女人讲求精致那是必须的,因为女人只有保持美貌,好的气质,学会享受生活,才更容易被优质的男性看上。
03.
看起来,陈菲的“精致生活”是为了让自己过得更舒服,可实际上,这些只是她用来钓男人的“工具”而已。
一个35岁的女人,不知道去提升自己的赚钱能力,不学习处事的智慧,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保持脸蛋上,我认为这才是一个女人最肤浅的地方。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35岁了,离过一次婚,什么都没有。
说实话,她对自己的现状是了解的,并且她应该也有想要改变的心,但至于要怎么改变,她并不知道。
就像是一直在蜜罐里长大的人,你突然把她放到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她依然会无所适从一样。
所以呢,“精致穷”究竟是好是坏,其实取决于每个人自身的能力。
当一个人拥有创造财富的能力,哪怕她现在贫穷依然可以享受“精致生活”带给她的视觉体验。
但是,如果她自身的能力与这种欲望并不匹配,也就说,她无法通过自己,来得到这种看起来更“高级”的生活,那么还是要适当抛弃部分欲望。
“越精致越穷”和“穷也要精致”,哪一种更好?
大家都是成年人,相信你比我更懂!
--END--
作者简介:张平,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知名情感自媒体。我有酒,你有故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