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早鸟快报 » 咨询 » 正文

孩子的“童言无忌”,让家长陷入“尴尬”,该怎么解决这种情况?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7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923
导读

在这个时候,你用过于激动的心情去责骂孩子,会让他们觉得很委屈,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说错了话,还是因为说了实话,所以慢慢的他们在认知方面就会混淆。如果家长经常有背后说人坏话的那种坏习惯,孩子们肯定自然而…

孩子们的心灵是非常纯洁的,他们不会拐弯,也不会刻意的去奉承别人,而是实事求是的内心想着什么就说什么,所以也被大家誉为是“童言无忌”了。

刚出生的孩子,他们不会说话,跟大人交流也只会用哭声,从哭声中我们就能够体会到他是饿了,还是冷了热了,或者是拉下便便了。

随着年龄慢慢的增长,孩子的语言也开始慢慢发育了,当他开始喊爸爸妈妈时,你是不是由衷的感到高兴呢?于是家人们每天闲暇时间就会教孩子们开始学说话,慢慢的从两个字到三个字,到一整句话,直到孩子们能够完全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了。

但是到了三四岁,甚至四五岁的时候,这张小嘴就变得非常灵巧,他们什么都会说,而且会运用自己的思维来考虑,有时候说的话会让你忍俊不禁,有时候即便说到大人的一些缺点,大家也会认为这是童言无忌。如果你领着孩子出门去跟朋友聚会,孩子说了让你感到非常尴尬的话,那该怎么办呢?孩子们口无遮拦,这并不是缺点,而是他们的一种天性,作为家长我们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帮他去改正。

当孩子说的话让场面非常尴尬时,家长这样做可以化解:

第一,将情绪稳定下来,千万不要过于激动

家长如果带着孩子去别人家做客,在餐桌上你一直不停的在说对方家的女主人做的饭菜好吃,厨艺真高。而此时孩子冷不丁的说出一句话:“妈妈,你怎么能说谎呢?这个饭做的太难吃了”。

家长是不是立马觉得会太窘迫了呢?在这时他们常常会去责骂孩子。但是孩子会怎么想呢?他们根本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因为饭菜本来就是不好吃嘛。

在这个时候,你用过于激动的心情去责骂孩子,会让他们觉得很委屈,也不明白自己到底是说错了话,还是因为说了实话,所以慢慢的他们在认知方面就会混淆。遇到了这样的情况,先要把自己的情绪稳定下来,不要去责怪孩子,不要给他造成一个错误的认知。

第二,可以先道歉,然后再把话题转移走

孩子的话已经说出了口,场面也陷入了尴尬的境界中,但是这个事情肯定还要继续下去呀。所以家长化解尴尬的一个最好的办法,那就是去给主人道歉。认真道歉之后,场面肯定会缓和不少,接下来我们就要做孩子方面的工作了,把他的注意力给转移走。

比如带着孩子在路上碰到一个同事,你们正在寒暄的时候,孩子突然指着叔叔的头说:“妈妈,叔叔怎么没有头发呢?”这时候作为妈妈千万不要羞愧,也不要尴尬,你应该大大方方的引导孩子:“叔叔那是聪明绝顶呀,他脑袋里的东西太多了,所以头发就给撑没了,你看看叔叔的衣服是不是很酷呢?”这些的风趣的语言不但能够帮孩子们释疑,而且也会缓解场面的尴尬。

第三,回家之后要给孩子说,这样说话是不礼貌的

当这种尴尬的场面发生之后,父母可不能让它不了了之,在离开现场之后,要跟孩子好好的解释一下,不能随意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这种指点和评判是对别人的不礼貌。孩子们虽然小,但是他们也能听懂什么是好话,什么是赖话,家长好好的解释他们就能够理解了,以后遇到这样的情况也不会随意的信口开河了。

第四,慢慢帮助孩子摆脱这样的坏习惯

也许你说他一次两次,对孩子并起不了什么作用,因此家长就要不断的告诉他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通过不断的强调,慢慢的孩子就能够摆脱这种幼稚的行为了。

第五,家长要做到言传身教,表里如一

父母是孩子的老师,所以说一些习惯和道理大家要言传身教的让他们知晓。自己首先要做到表里如一,在孩子面前尤其不能乱说别人的坏话。因为你的表现其实也是孩子们学习的榜样。如果家长经常有背后说人坏话的那种坏习惯,孩子们肯定自然而然的就学会了,在人前他们把这些语言表现出来,那会让你叫苦不迭的。所以家长要教会孩子尊重他人,遵守规则,做到了表里如一,才有着说服力。

孩子们童言无忌,在说了很多不体面的话之后,可能对方不会去怪罪,但是别人从孩子身上就能看到他背后的父母是什么样子,为了让孩子有家教,为了让孩子成长得更好,家长要以身作则,做到表里如一,自然孩子在外面的表现也就会很得体了。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