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华为海思、高通、联发科、三星四家具备基于ARM架构集成芯片研发水平的科技公司先后发布了支持双模5G的SOC,可以预见2020年即将进入“真正的”5G元年,支持5G也将成为2020年的主流。
今年关于5G的各种话题不少,其中不乏各种“真假5G”的说法,实际上作为消费者的我们如何挑5G手机?不同厂家有不同的看法,下面咱们就站在消费者的立场跟大家聊一聊。
一、关于组网方式
最早挑起“真假5G”话题的缘由,大概是由现存两种组网方式引起的。在2019年早些时候,有个别厂商推出了采用外挂5G调制解调器(modem)的手机,其组网方式仅支持NSA,后来又有一家厂商推出了同样采用外挂5G modem,但支持NSA与SA组网的手机,后者称前者为“假5G”。
简单地说,NSA组网是4G核心网+4G基站&增强型4G基站&5G基站工作,而SA组网则是5G核心网+增强型4G基站或5G核心网+5G基站工作。前者是目前的5G过渡期的主力组网方式,估计会存在较长时间,后者则是未来5G组网的主要形式。
因此对于持有仅支持NSA组网的5G手机的消费者来说,在这部手机的生命周期内(3年),理应能畅通无阻地享受5G网络的高速体验。而对于还没有换机的小伙伴来说,2020年5G双模就全面铺开,市面上也有数款5G双模手机,因此不太建议现阶段买单模5G手机了。
二、关于mmWave和Sub-6GHz
这是目前被讨论得比较多的话题,即mmWave(毫米波)与Sub-6Ghz的频段之争。30-300GHz之间的频段被统称为毫米波,而在3GHz-4GHz范围内的频段则被称作Sub-6GHz。
由于毫米波自身拥有高速的优势,因此支持毫米波的5G modem会拥有一个很“漂亮”的下行理论数据,这又引出了另一个“真假5G”话题。
事实上,目前采用外挂方式的独立5G modem,无论是高通骁龙X55还是华为巴龙5000都是支持毫米波频段的,但集成5G的SOC则暂时没有支持的。这个不但关乎技术,也与国情有关,为了快速地实现5G网络覆盖,地广人稀的美国选择先部署毫米波,而具有大量光纤入户基础的中国则选择先部署Sub-6GHz。
或许毫米波会是全球未来的归属,然而就目前的实际使用环境而言,结合中国三大运营商提供的5G套餐(封顶速度为1000Mbps),更别提手机是一个系统工程,限制用户体验5G速度的也不单只有5G modem,因此本着手机3年内必换的消费者真没有必要纠结新5G手机是否同事支持毫米波与Sub-6GHz,反正在毫米波全面部署的时候,现在的新手机早已走到生命周期末段了。
三、关于集成与外挂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观点,目前市面上的旗舰SOC出现了集成与外挂5G modem这两个方向,有的厂商选择了放缓性能的进步幅度而集成5G ,而有的厂商则选择大而全地收录更多技术并外挂5G modem。
严格上说这些都是厂商们对自家产品的取舍,外挂5G方案拥有理论技术优势,而且可以搭配性能更强大的SOC,因此占用的主板空间更多,而且板级数据传输延迟也不如芯片集成级,而集成5G方案则在功耗表现上有优势。
无论哪个方案都各有优劣,这个要靠消费者独立思考和个人取舍了,其实集成方案的几款SOC已经足够应付大部分使用场景,极客玩家当代最高性能的话则可以考虑外挂5G modem的旗舰。
总结:
在快节奏的时代,手机逐渐有变成快消品的趋势,在5G过渡时期我们可以选择的5G新品已经越来越多,部分厂商会为了各自的定价策略会对手机硬件进行一定调整,反正无论外挂5G也好,是否支持毫米波也罢,这些在目前的5G环境里都不能被当作是判定一部手机“好坏真假”的标准,小伙伴们理性对待,在入手5G手机时按照自身需求选择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