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晚清十大高手之一,与黄飞鸿齐名,霍元甲为他主持葬礼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12-18  来源:来自互联网  作者:来自互联网  浏览次数:712
导读

孟朴的《孽海花》和燕谷老人的《续孽海花》这两部小说都着力描写了清末这位侠士,由于王正谊十分擅长使用大刀,并且在家中排行老五,所以江湖人称他为“大刀王五”。王正谊在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甚至在李凤岗的门前长跪不起…

中国有一句古话叫做“家贫出孝子,乱世出英雄”。自古以来,和平年代极少诞生英雄人物,而每当乱世,便有许多忠肝义胆的英雄人物横空出世。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曹操等人都在乱世中做出一番成就,种种例子,数不胜数。

而在清朝末年,清政府面临着外国势力的侵略毫无作为,在这危急时刻,也诞生出了许多侠肝义胆的人物,比如燕子李三、黄飞鸿、霍元甲等人,他们十分痛恨外国人,并且帮助受苦受难的百姓。

这些人毫无意外地都得到了百姓的歌颂,而今天笔者将为大家介绍一位叫做王正谊的英雄。

王正谊,位列民间广泛流传的晚清十大高手谱中。孟朴的《孽海花》和燕谷老人的《续孽海花》这两部小说都着力描写了清末这位侠士,由于王正谊十分擅长使用大刀,并且在家中排行老五,所以江湖人称他为“大刀王五”。

在那乱世,王正谊能与燕子李三、霍元甲、黄飞鸿等著名武师齐名。他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农村,在三岁的时候,他的父亲便由于疾病去世了,从小他与母亲相依为命。在幼年时期,王正谊便开始做各种杂活养家糊口,在一个十分巧合的机会,他发现了自己对武术的天赋。

为了学习更高的武艺,王正谊决定拜双刀李凤岗为师。可是李凤岗心气高,并不愿意收徒弟。王正谊在吃了无数次的闭门羹,甚至在李凤岗的门前长跪不起,以表达自己的诚意,最终李凤岗深受感动,他决定收王正谊为徒。

经过几年的学习与锻炼,王正谊的功夫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甚至要比师傅李凤岗还高,最终他决定离开师傅,来到北京历练。在朋友的帮忙下,他在北京开了源顺镖局。镖局生意十分红火,很快,王正谊的名号便在当地打响了。

此时的王正谊,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在家乡还要为吃饭犯愁的穷小子了。但是他还是不满足,他的内心,有一个梦想始终没有实现,那便是保家卫国。为了让更多的中华子女能够拥有强健的体魄去保护国家,他用自己的积蓄开办了一个名叫“父武义学”的武馆。

除此之外,王正谊还十分支持维新变法,他与维新变法的领袖谭嗣同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是在光绪二十四年,维新变法失败了,谭嗣同想用自己的生命唤起了国人的良知。王正谊曾经劝说过谭嗣同,他甚至还密谋设计劫法场救出谭嗣同,可是由于戒备森严并没有成功。

在谭嗣同死后,王正谊曾经策划过几次暗杀行动,将清朝那些卖国求荣的官员暗杀。后来王正谊参加了义和团运动,有许多百姓都愿意追随他。清政府逐渐认识到了王正谊这样一个最大的威胁,决定追杀他。

1900年,王正谊不幸被清政府抓住,清政府为了讨好八国联军,将王正谊献给了他们,最终王正谊不幸地被八国联军残忍地杀害,并且头颅被挂到了城门上。

由于遗体不全,无法安葬,最终霍元甲以身犯险,在半夜的时候将王正谊的头颅取回。除此之外,霍元甲亲自主持了王正谊的葬礼。

中国在无数个危难时期,都诞生出了众多英雄人物,他们怀着满腔热血,以血肉之躯对抗着敌人。我们不该忘记他们,历史也不该忘记他们,这些英雄的精神,应该永存于我们心中。

 
 
免责声明
• 
本文为会员免费发布,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