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四届大会,在印度班加罗尔落幕。据悉,本届大会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办,我国代表团50余人参会,重点环绕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以来在建设运行、应用推广、国际合作等方面的最新发展作了大会主旨报告。“北斗全球系统提供的各类新兴服务是否覆盖印度半岛?”“北斗全球短报文服务信号是否使用S频段?”……我国代表团作主旨报告时,各国参会代表纷纷提咨询,对北斗系统今后进展、应用合作高度关注。
也正是在此次会议上,美国国务院空间与先进技术办公室副主任戴维·特纳正式承认,北斗系统的加入,壮大了世界卫星导航力量,为全球用户提供了更高质量服务。讽刺的是,就在十年前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上,某国代表却扬言北斗无用,称“中方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对世界没有任何贡献,只会增加噪声。”但经过20余年努力,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已经提供全球服务,这说明我国的卫星导航技术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多年的坚持不懈终于迎来曙光。
众所周知,在全球GNSS(卫星导航系统)俱乐部中一共有4位VIP会员,即美国的GPS系统、俄罗斯的GLONASS系统、欧盟的“伽利略”系统以及我国的“北斗”系统。但很多人或许不知道的是,其实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鉴于美国和俄罗斯开始研制卫星导航系统,我国也提出了卫星导航方案,并命名为“灯塔计划”。然而,鉴于当时国内状态、经济条件等客观因素,“灯塔计划”最终搁浅。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海湾战争爆发后,美军利用GPS的精确打击震惊世界。国防安全的命脉绝不能掌握在他国手里,因此从1994年开始,我国开始自研“北斗”,这才有了今天的扬眉吐气。
当然,很多人也都知道,我国和欧盟也曾一起研制“伽利略”导航系统,为此还投资了2亿美元入股。但是,欧盟却只允许我国出钱不让参与研发和运营。求人不如求己,在被欧洲排挤出去后,我国发誓要搞出属于自己的导航系统,即“北斗”。然而,当时的美方却批评“北斗”有什么用呢,只会增加噪声。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北斗”后来居上。从双星定位系统概念的提出,到北斗一号系统的建成,到北斗二号系统正式提供区域服务,再到今年底北斗三号完成所有中圆地球轨道卫星发射任务……历经峥嵘岁月,我国“北斗”终于走出了一条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独特道路。如今,戴维·特纳也承认了这个东方民族实在是可怕,这种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值得学习。